书记在学院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党委书记在学院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讲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厚植育人情怀,努力锻造坚定理想信念的信仰情怀、心系祖国人民的家国情怀、恪守知行合一的传道情怀、坚持启智润心的仁爱情怀、追求自我革新的时代情怀、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情怀。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的信仰情怀。思政课是教育引导学生确立科学信仰的课程,只有有信仰的人才能讲好信仰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要解决学生理想信念问题。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只有首先在思政课教师心中扎下根,才能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只有具备崇高理想和坚定信仰的教师,才能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上站稳立场、把准方向,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始终以“政治要强”的基本素养严格要求自身,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信仰,牢固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有效引导学生对科学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二、要心系祖国人民的家国情怀。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学术功底,更要有深厚的情感基础。这种情感基础,首先是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谊。教师要深刻理解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精神,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以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应注重挖掘和运用丰富的历史资源,通过讲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在了解国情、认识社会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教师还应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使他们成为能够主动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新时代青年。
三、要恪守知行合一的传道情怀。思政课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行为的示范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思政课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教师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了解社情民意,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锤炼品格,真正做到“知行合一”。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够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四、要坚持启智润心的仁爱情怀。思政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滋养。教师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心,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教师还应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在线讨论、互动问答等活动,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和参与度。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学会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通过这些措施,教师不仅能够传递知识,还能温暖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五、要追求自我革新的时代情怀。思政课教师应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专业能力。在当前信息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教师应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加强学习,拓宽视野,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应定期参加培训和进修,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开展课题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通过这些努力,教师不仅能够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还能够在学术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为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发展作出贡献。
六、要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情怀。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思政课教师应具备国际视野,关注国际形势,了解世界各国的发展状况。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开放包容的心态,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元价值观,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国际案例,比较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模式等,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责任感,引导他们关注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贫困问题等,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使他们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的新时代青年。
总之,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