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治五创五提升”为实践路径全力推动xx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为全国、全省重要xx地区,xx市(州)社会发育程度相对较高,长期以来,主要矛盾与特殊矛盾相互交织并呈现出新的变化特征。围绕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体目标,如何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xx特色的现代化社会治理道路,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保障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是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的严峻课题。通过深入调研、全面梳理我市(州)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中的实践经验,剖析主要问题短板,充分借鉴先进经验做法,探索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五治五创五提升”为总体思路和实践路径,推动由党政精英团队主导的“内输出”管理模式向基层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的“外输入”治理模式转变,为全市(州)社会治理能力水平提升提供决策参考。
一、充分认识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要内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社会治理”概念,代替之前的“社会管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完善社会治理体制。要横向构建共治同心圆,纵向打造善治指挥链,增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向心力和制度执行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从“管”到“治”,折射出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巨大进步:治理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转变,治理方式由“单向”向“互动”转变,治理本质由“集权”向“分权”转变,治理理念由“传统”向“现代”转变。从总体解析来看,就是处理好党政和社会的关系,从群众关切和关注入手,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地位,让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及个人等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共同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深刻理解“五治五创五提升”的核心要义
“五治五创五提升”是xx市(州)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结合本地实际,创新提出的社会治理新思路和新路径。“五治”即法治、德治、自治、智治、共治;“五创”即创新机制、创建品牌、创优服务、创造环境、创设平台;“五提升”即提升治理效能、提升服务水平、提升群众满意度、提升社会文明度、提升安全保障度。这一思路和路径,既体现了中央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又符合xx市(州)的实际,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法治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只有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才能确保社会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德治是社会治理的灵魂。通过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自治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鼓励和支持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激发社会活力。智治是社会治理的支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实现精准治理。共治是社会治理的关键。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三、扎实推进“五治五创五提升”各项工作
(一)法治为基,强化法治保障
一是完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确保社会治理有法可依。结合xx市(州)实际,制定和完善一批与社会治理相关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明确各方权利义务,规范社会治理行为。二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法律知识,培养法治思维,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三是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四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德治为魂,涵养社会文明
一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二是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持续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营造浓厚的文明氛围。三是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净化网络环境。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打击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四是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力度,支持文艺创作生产,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自治为本,激发社会活力
一是完善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提升自治能力。加强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等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健全自治章程,规范自治程序,提高自治水平。二是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推广“网格化+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社区治理精细化、精准化。三是发展社会组织,扩大社会参与。支持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发挥其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四是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弘扬奉献精神。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尚。
(四)智治为辅,提升治理效能
一是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二是建设智慧社区,提升社区服务效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整合社区资源,优化服务流程,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效率。三是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方便群众办事。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四是加强信息安全保障,维护网络安全。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措施,确保信息数据安全。
(五)共治为要,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
一是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明确政府、市场、社会的职责边界,形成多方参与、协同联动的社会治理机制。二是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协调机制,统筹各方资源,形成社会治理的整体效应。三是搭建多元化解平台,化解社会矛盾。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四是强化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积极宣传社会治理成效,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社会治理的良好氛围。
四、确保“五治五创五提升”取得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社会治理现代化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领导责任,把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大投入力度,提供有力保障
加大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财政投入,保障必要的经费开支。加强对社会治理项目的资金支持,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社会治理项目建设。
(三)强化队伍建设,提升专业能力
加强社会治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懂业务、会管理、善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严格考核评估,确保工作实效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将社会治理现代化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范围,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定期开展第三方评估,客观评价工作成效,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措施。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总之,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市(州)上下共同努力,久久为功。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不断探索创新,奋力开创xx市(州)社会治理现代化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