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预期是宏观经济治理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告诉我们,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需要从战略全局出发,抓主要矛盾,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关键环节,纲举目张做好工作”。这为我们做好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国经济运行正在经历一系列极其深刻的变化。与以往不同,虽然同样表现为经济波动,但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更多在于预期和信心变化。稳预期正在成为宏观经济治理的“重头戏”,宏观经济治理的重心在向预期管理迁移。
预期管理和传统意义上的需求管理或供给管理虽然都是宏观经济治理的内容,但属于不同层面。从需求一侧或供给一侧管理,扩展到预期管理层面,意味着宏观经济治理的复杂性加大,相关工作难度也进一步加大。宏观经济治理如同医生用药,对症是关键。只有坚持对症下药,才能收到药到病除之效。倘若开错了药方,药不对症,则不仅治不好病,还极可能产生副作用。基于同样的道理,围绕稳预期的对策、举措选择也要讲究对症下药。不仅要分析什么样的对策、举措确实同预期、信心问题相关,确实有助于稳预期、强信心,而且要算清相关对策、举措实施的成本效益账,确认所获得的效益至少大于所付出的成本。稳预期、强信心离不开宏观政策的支撑和支持,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政策体系,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
首先,加强政策的透明度和连续性是稳预期的重要基础。政策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市场和社会的反应,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发布政策信息,增强政策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在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时,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尤为重要,能够为市场主体提供稳定的预期,促进投资和消费的稳定增长。为此,政府部门需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解读政策意图,回应市场关切,确保政策信号准确无误地传递给社会各界,避免误解和误读。
其次,优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形成政策合力,是提升预期管理水平的关键。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财政政策应更加积极有为,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的投入力度,发挥好逆周期调节作用。同时,货币政策应保持稳健灵活,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此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也至关重要,既要避免政策叠加导致的过度刺激,又要防止政策效果相互抵消,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能够有效落地,真正惠及企业和民众,增强市场信心。
再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是稳预期的根本途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的依靠要素投入驱动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此,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从根本上改善市场预期,增强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
最后,强化预期管理的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是提升预期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预期管理的相关制度,明确预期管理的目标、原则、方法和程序,规范预期管理的行为,确保预期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开展。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预期管理的研究和培训,提高各级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的预期管理水平,增强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预期监测、分析和调控的能力。此外,还要建立健全预期管理的效果评估机制,定期对预期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预期管理的策略和措施,不断提高预期管理的科学化、精准化水平。
总之,稳预期是宏观经济治理的关键环节,对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们要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加强政策的透明度和连续性,优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预期管理的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不断提升预期管理水平,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在未来的经济工作中,我们应继续坚定不移地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紧密围绕稳预期这一核心任务,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努力开创宏观经济治理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