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局部署要求和分局党组开展“转作风、树形象、讲担当、促发展”活动工作安排,为在创优服务中提升形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推动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针对当前水污染治理方面如何保障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我展开深入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地表水污染治理问题一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自201x年以来,我局依托“双随机,一公开”、“碧水行动”等执法行动,加强跨部门联合执法,重点检查孝义河流域及两岸周边重点敏感区域、饮用水水源地、城镇污水处理厂、涉水工业企业、规模化畜禽养殖及入河排放口等领域,加强工业污染源防治,三年来共出动执法人员1000余人次,检查涉水企业400余家次,立案处罚各类违法行为175起,在地表水污染的控源截污方面取得明显效果。县委、县政府通过实施县城雨污分流、市政设施提升及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有效管控等方面也不断加强水污染防治,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保障地表水达标。尽管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的地表水监测断面水污染物考核指标仍时常出现不分时段超标现象,曾被上级通报,保障稳定达标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好的工作任务。
二、调研发现的问题
通过与水环境股负责同志分析研判、分段采样及溯源调查,以及向秦皇岛生态环境工程学院水生态专家和知名环保专家请教,综合多方原因,得出以下影响地表水达标的几个因素:
(一)对地表水污染治理工作的思想认识不够。地表水污染治理问题因为直接影响到饮水的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中央环保督查组近两年对地表水达标进行过政府约谈,有些部门领导政治敏锐性不强,立场不够坚定,对地表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未能将治理工作真正落实到位。
(二)部分污染源治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尽管近年来我们在工业污染源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有部分企业存在偷排漏排现象,尤其是在夜间和节假日等监管薄弱时段,个别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此外,一些小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技术支持,其废水处理设施运行不稳定,难以达到排放标准,成为地表水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三)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难度大。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大量未被植物吸收的化肥和农药随雨水流入河流,造成地表水富营养化,影响水质安全。同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粪便和尿液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也是地表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加之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生活污水直排现象较为普遍,进一步加剧了地表水污染问题。
(四)公众参与度不高。地表水污染治理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群众对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缺乏主动参与治理的积极性,甚至有个别群众为了个人利益而破坏治理设施,给地表水污染治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五)资金投入不足。地表水污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环保领域的投入,但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资金有限,难以满足治理需求,导致一些必要的治理项目无法及时启动或进展缓慢,影响了治理效果。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地表水污染治理,确保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切实增强做好地表水污染治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任务,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地表水污染治理重要性的认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严格执法监管,打击违法行为。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严厉查处违法排污行为。对于屡教不改的企业,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罚,直至吊销营业执照。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完善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对重点污染源的实时监控,提高执法效率和精准度。
(三)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减少污染排放。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淘汰落后产能,鼓励发展低能耗、低排放的绿色产业。同时,要引导和支持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对于新建项目,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增量。
(四)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促进农业绿色发展。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对于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要督促其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同时,要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减少生活污水对地表水的影响。
(五)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专项资金支持,用于地表水污染治理重点项目。同时,要创新投融资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地表水污染治理,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格局。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上级政府要给予更多的倾斜和支持,帮助其解决资金难题。
(六)加强科技支撑,提升治理水平。要依托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技术优势,加强地表水污染治理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要建立专家咨询机制,为地表水污染治理提供智力支持。对于一些复杂的技术问题,可以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治理经验和做法。
(七)增强公众参与,构建共治共享格局。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大对地表水污染治理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要建立健全公众监督机制,鼓励和支持群众举报违法排污行为,对查实的案件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地表水污染治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的良好局面。
总之,地表水污染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举措,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地表水水质持续改善,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