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解民忧、越沧海、破冰凌”
随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进入新的“改革时间”。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广大党员当以“赤诚诚”的人民至上、“响当当”的实干担当、“雄赳赳”的攻坚克难,向最难之处埋头攻坚,向最远大的目标全力奔跑,书写全面深化改革时代新篇。
坚守初心、砥砺恒心,深化改革要以“赤诚诚”的人民至上,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从“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美好憧憬,到“五谷丰登,物阜民康”的热切企望,“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政治理想贯穿中国历史的天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实现小康“千年梦想”,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至上永远是中国改革的价值依归,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要以人民为念、以民生为大,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坐到群众“炕头”、想到群众“前头”、干到群众“点头”。要从多元维度提升群众幸福感,时刻将群众“急难愁盼”装在心上,不断把“问题清单”变成“惠民清单”,进一步以改革的获得感提升改革的共识度,让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将越走越宽。
不兴伪事、不务虚功,深化改革要以“响当当”的实干担当,跨峻岭、闯雄关、越沧海。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穷二白到如今,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这一伟大成就,离不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奋斗。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复杂、更加尖锐。面对这些挑战,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勇于面对困难,敢于迎难而上。无论是经济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还是社会治理创新,都需要我们以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意志去克服。特别是在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的改革中,更需要我们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改革举措落地生根、见到实效,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同时,我们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和协同性。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既要有宏观的战略眼光,又要有微观的精准施策。通过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推动各项改革措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确保改革的整体效果最大化。
深化改革还要注重激发社会活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当前,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继续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特别是要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他们创造更加公平、透明、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让他们在市场竞争中茁壮成长,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此外,深化改革还要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着力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要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深化改革还要注重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要清醒看到,与新时代的要求相比,我们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因此,我们要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能;要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总之,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以“赤诚诚”的人民至上、“响当当”的实干担当、“雄赳赳”的攻坚克难,不断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定改革信心,强化责任担当,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奋力谱写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