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共筑国家网络安全铜墙铁壁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x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较202x年12月增长110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在信息时代,保障国家网络安全至关重要,而保障人民网络安全尤为关键。人民是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人们共同参与形成整体合力,才能真正筑牢国家网络安全铜墙铁壁。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没有旁观者更没有局外人。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变革推进,网络空间已不再是传统的机与机的互联,而是物与物的互联、人与人的互联,成为继陆地、海洋、天空、外空之外的“第五空间”。大到黑客攻击数据库,小至个人信息泄露,网络空间安全不安全,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和社会秩序。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网而生、因网而增,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尤须牢记“网络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
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我国是第一网络大国,网民规模已达到10.79亿。作为网络社会最重要的主体,人民群众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网络安全状况。因此,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不仅是维护个人权益的需要,更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加强了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安全形势,我们仍需不断强化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全民网络安全素养。
网络安全教育是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基础性工作。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将网络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幼儿园到大学,从城市到农村,全面覆盖,确保每一个公民都能接受到系统的网络安全知识教育。同时,利用各类媒体和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增强公众对网络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特别是针对老年人和青少年这两个群体,要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他们识别和防范网络风险。对于老年人,可以通过社区活动、家庭辅导等方式,教会他们如何安全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对于青少年,则要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沉迷网络游戏、遭受网络欺凌等不良影响。
除了教育和宣传,技术手段也是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支撑。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网络安全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例如,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网络攻击的智能监测和快速响应;通过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置网络安全事件,减少损失和影响。对于重大网络安全事件,要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协同处置机制,形成合力,有效应对。
网络安全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网络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但法律法规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各地各部门要严格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行为,维护法律权威。同时,要注重发挥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作用,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网络安全治理,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良好格局。对于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网络安全事件,要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增强公众对网络安全工作的信心。
网络安全还涉及到国际合作。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呈现出跨国界的特点。面对这一挑战,我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网络安全合作,与各国一道,共同打击网络犯罪,维护网络空间的和平与安全。例如,在联合国框架下,我国提出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同时,我国还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网络安全合作协议,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深化国际网络安全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总之,网络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们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加大网络安全技术研发力度,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严格依法治网;积极参与国际网络安全合作,共同维护全球网络空间的安全与稳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筑牢国家网络安全的铜墙铁壁,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人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