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五式”分类工作法激发农牧村党员教育管理新活力
县针对农牧村党员队伍多样化、差异化的特点,持续探索农牧村党员管理新模式,推行“五式”分类工作法,精准施策,助推农牧村党员管理提质增效。“承诺践诺式”管理,强化在职党员责任担当。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村集体经济建设等工作重点,通过采取“年初亮承诺+年终评议”的方式,对农牧村“两委”班子成员以及在其他各类群众性自治组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中担任职务的党员进行“承诺践诺式”管理。承诺分为任期承诺、年度承诺和重点工作承诺,每名农牧村在职党员依岗按责向支部承诺“1+N”项具体事务,向全村党员群众公开接受监督,并通过个人自评、党员互评、群众测评、领导点评的“四评”方式,督促农牧民党员进一步理清思路、靠实责任、履行职责、发挥作用。
“设岗定责式”管理,激发无职党员内在动力。村党支部着重围绕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倡导文明新风、促进农牧村稳定等工作,按照“按需设岗、以岗定责、责任到人”的原则,从思想政治、经济发展、村务监督、公共事务等方面设置政策宣传、带头致富、村务监督、社会治安维护等岗位,积极为农牧村无职党员搭建发挥作用的平台,让他们亮出身份,带责履岗,公开服务。通过“自我认岗、支部定岗、公示上岗”的程序,确保每位无职党员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提升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积分量化式”管理,提升党员参与积极性。为了更加科学地评估党员的工作表现,县农牧村党组织创新实施了“积分量化式”管理。通过制定详细的积分标准,将党员参与组织生活、完成工作任务、服务群众、遵守纪律等方面的表现量化为具体分数,每月进行一次汇总,每季度进行一次公示,每年进行一次总评。积分结果作为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有效激发了党员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积分制度还设置了“红黑榜”,对表现优秀的党员予以表彰奖励,对表现较差的党员进行批评教育,形成良好的正向激励机制,推动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
“结对帮扶式”管理,增强党员服务群众能力。针对部分农牧村党员文化水平不高、技能欠缺等问题,县农牧村党组织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式”管理,通过老党员带新党员、技术能手带普通党员、致富带头人带困难户等方式,帮助党员提升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具体做法包括定期举办培训班、开展技术讲座、组织外出考察等,为党员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建立“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帮扶关系,确保每位需要帮助的党员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和支持。此外,还鼓励党员结合自身特长和优势,主动承担起帮扶任务,积极参与到扶贫帮困、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工作中去,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典型示范式”管理,树立党员良好形象。为了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县农牧村党组织大力推行“典型示范式”管理,注重发现和培养一批政治坚定、作风优良、业绩突出的优秀党员,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树立学习的榜样和标杆。每年评选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表彰,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同时,还建立了先进典型库,定期更新和完善,确保先进典型具有代表性、时代性和感染力。通过典型示范,不仅能够激励广大党员见贤思齐、奋发有为,还能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先进、崇尚先进的良好风尚,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五式”分类工作法的实施,不仅为农牧村党员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不断优化和完善“五式”分类工作法,努力实现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我们相信,农牧村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将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更加凸显,为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和谐的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