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提升应对极端自然灾害能力
近来,我国南方地区遭遇持续暴雨袭击,由此引发了泥石流、山洪、城市内涝以及流域性洪水等重大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华北地区又遭遇多年少遇的严重干旱,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今年以来,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直接经济损失均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这都凸显了我国自然灾害防治的严峻形势和严重态势。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灾害风险高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也不会改变。我国70%以上城市、50%以上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灾害高风险区。21世纪以来,年均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超过千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00亿元。近年来,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增多趋势,我国暴雨洪涝、高温干旱、台风、强对流天气、冰冻冷害等也出现极端性强、区域性阶段性特征明显、异常情况多发频发等特点。例如,202x年郑州“7.20”特大暴雨、202x年7月底京津冀特大暴雨,以及202x年6—8月和202x年6—7月,我国多地连续遭遇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高温强度大的极端高温干旱,严重影响群众健康和经济运行。今年4月以来,华南地区多次遭遇持续暴雨袭击,强度大、时间长、灾害重,有的降水量超过1500毫米,广东北江发生超过百年一遇特大洪水,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了巨大影响。
面对如此严峻的自然灾害形势,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提升应对极端自然灾害的能力,不仅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履行好防灾减灾救灾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加强灾害预警预报体系建设,提高灾害监测预警的精准度和时效性,确保灾害信息能够及时准确传递到每一个可能受影响的区域和人群。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在灾害发生后,能够迅速响应、科学施救,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近年来,我国在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提升救援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技术能力。此外,还要注重培养一批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救援骨干,定期开展培训演练,提高应急救援的实战能力。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集结、高效协作,形成强大的救援力量。
在提升硬件设施的同时,我们也要加强软件建设,增强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通过广泛宣传和教育,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各类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危害,掌握必要的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由于基础设施薄弱,信息传播渠道有限,更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这些地区的防灾减灾能力。我们可以通过组织专家下乡、发放宣传资料、举办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将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同时,学校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场所,应当将防灾减灾教育纳入日常教学内容,从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此外,我们还要充分发挥科技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我们要积极运用这些新技术,提高灾害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实现灾害信息的快速传递和有效利用。例如,可以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实时监测森林火灾、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发展情况;通过建立大数据平台,整合各类灾害信息资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历史灾害数据,预测未来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范围。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灾害预警的效率和精度,还能够为救援行动提供有力支持。
在国际合作方面,我们也应积极参与全球防灾减灾合作,分享中国经验和智慧。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各国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不断增加。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应当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挑战。我们可以通过参与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分享中国在防灾减灾领域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帮助其他国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同时,也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做法,不断完善自身的防灾减灾体系,实现互利共赢。
总之,提升应对极端自然灾害的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共同营造良好的防灾减灾氛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更加从容不迫,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