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围绕一根“红”线,以“党委中心组”为阵地依托,保证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向性。我镇始终将学习放在首位,不断深入学习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的重要讲话和系列讲话精神,并将其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计划。通过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宣传思想工作的方向,对标对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我们不断加强政治建设,广泛宣传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意识形态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紧紧围绕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确保实现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截至201x年12月,已成功组织中心组集体学习12次。
二、突出一个“专”字,以政策为理论支撑,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XX镇党委始终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切实履行职责。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201x年,镇党委书记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4次,分管领导向党委书记及班子成员汇报意识形态工作1次,专题部署意识形态工作1次。通过创办“党委书记讲党课”活动,开设“印象XX”微信公众号,讲好XX故事、传播XX好声音,增设的“每日一诗”推送,使意识形态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注入一泉“活”水,以实践活动为有效载体,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感染力。1、文明创建有新亮点。201x年,我镇成立了XX志愿者协会XX分会,志愿者人数达到300余名,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同时,我们还成立了“志愿者爱心书屋”,并于202x年1月1日正式面向全镇小学生开放,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2、舆论引导有新起色。在全镇范围内,我们深入挖掘了一批“XX好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力促进了当地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积极传播正能量,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此外,我们还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书画展览等,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四、搭建一个“广”平台,以媒体融合为手段,拓宽意识形态工作的覆盖面。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我镇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现代传播手段,拓宽意识形态工作的覆盖面。我们与多家主流媒体建立了合作关系,定期发布镇内的新闻动态和先进典型,提高了我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我们还开通了“XX之声”广播电台,每天定时播放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实用信息,让党的声音传遍千家万户。通过这些举措,我们不仅提升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性,也为群众提供了更多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强了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五、构建一张“密”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精准度。为了确保意识形态工作的全覆盖、无死角,我镇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将全镇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专职网格员,负责收集和反馈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问题。我们还建立了网格员培训机制,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提高网格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通过网格化管理,我们实现了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和精准施策,有效提升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我们还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由各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意识形态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迈上新台阶。
六、凝聚一股“强”力,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的保障。我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我们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活动,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我们还注重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为意识形态工作注入新鲜血液。通过一系列举措,我们凝聚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为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我镇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坚持以“红”线为引领,以“专”字为要求,以“活”水为载体,以“广”平台为手段,以“密”网为基础,以“强”力为保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和完善意识形态工作的长效机制,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