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技术应用的风险防范与规制
随着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飞速发展,“刷脸”技术不断突破创新,身份核验的速度和准确性显著提升。然而,随着“刷脸”技术的广泛应用,一些诸如商家未经同意安装人脸识别摄像头收集人脸信息、部分场所进出强制“刷脸”、人脸识别系统可以被第三方打印的人脸模型所欺骗等事件的发生,公众开始对“刷脸”技术使用产生信任危机。在“刷脸”使用风险不断升级的基础上,亟须完善“刷脸”技术的具体规则,规范“刷脸”应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及其人身和财产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刷脸”技术滥用的新形态及主要危害
“刷脸”技术应用主要指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为人们提供人脸识别技术产品或者服务。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刷脸”技术愈加成熟,滥用问题却愈发凸显。第一,“刷脸”技术应用场景扩大,个人信息泄露风险提高。除了传统的公共安全、金融支付、交通出行等领域,“刷脸”技术正在向更多细分领域渗透,强制“刷脸”认证情况屡见不鲜。例如,有的景点的进出、医院挂号、企业招投标都需要人脸识别,人脸信息被索取的频率提高。随着“刷脸”应用场景的扩大和细化,有些机构通过将“刷脸”与其服务捆绑的方式来采集和存储海量的人脸信息,一旦泄露将会对个人造成较大损失。第二,关联分析能力加强,个人隐私更易被全面掌握。“刷脸”技术的常见用途包括基于人脸信息的特定对象身份验证、特定对象状态判断、人流量检测、生物识别等。随着多功能集成智能系统的出现,可以通过深层次的人脸识别技术快速锁定个人身份并全面掌握个人的信息,从而增加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
第三,技术漏洞引发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尽管“刷脸”技术在不断发展,但其安全性仍然存在诸多隐患。一方面,人脸识别系统可能因算法缺陷或数据污染而出现误识或拒识的情况,导致用户无法正常访问服务或被错误地识别为他人。另一方面,恶意攻击者可以通过伪造人脸模型、篡改系统参数等方式绕过安全机制,非法获取敏感信息或进行欺诈活动。这些安全隐患不仅影响用户体验,还可能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加强“刷脸”技术的安全防护,提升系统鲁棒性和抗攻击能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四,“刷脸”技术的伦理问题逐渐显现。随着技术的普及,人们对“刷脸”技术的伦理考量也日益增多。一方面,人脸信息作为生物特征数据,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一旦被滥用或泄露,将对个人的隐私权和人格尊严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另一方面,过度依赖“刷脸”技术可能导致社会对传统身份验证手段的忽视,进而加剧数字鸿沟和社会不平等。此外,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还可能引发种族偏见和性别歧视等问题,进一步加剧社会矛盾。因此,在推进“刷脸”技术应用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其伦理影响,确保技术发展符合社会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面对“刷脸”技术带来的多重挑战,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显得尤为迫切。首先,应明确“刷脸”技术的应用边界,禁止在非必要场合强制使用人脸识别。对于确需使用“刷脸”技术的场景,应遵循最小化原则,严格控制人脸信息的采集范围和使用目的,避免过度采集和滥用。其次,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政府部门应制定严格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规,明确数据收集、存储、传输和销毁的全流程规范,确保人脸信息的安全可控。同时,鼓励企业采用加密存储、匿名化处理等技术手段,提升数据安全保障水平。再次,强化技术监管,推动行业自律。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刷脸”技术产品的市场准入管理,定期开展安全评估和合规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风险。行业协会和企业应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和技术研发,共同构建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最后,加大公众教育力度,提高社会认知度。通过媒体宣传、教育培训等多种渠道,普及“刷脸”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安全常识,引导公众理性看待技术发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综上所述,“刷脸”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身份验证手段,在提高效率和便利性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和挑战。只有通过立法规范、技术改进、伦理审视和公众参与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有效应对这些问题,促进“刷脸”技术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未来的实践中,我们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断探索和完善“刷脸”技术应用的治理体系,为建设平安中国、智慧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