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范文 > 关于精准扶贫政策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对乡村振兴的启示与思考 >

关于精准扶贫政策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对乡村振兴的启示与思考

  关于精准扶贫政策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对乡村振兴的启示与思考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近年来,对于居民主观幸福与收入之间关系的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实现收入水平与居民幸福感的同步提升也成为我国政府施政的主要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与此同时,截至202x年底,我国居民在现有扶贫标准下已全面脱贫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人口,如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精准扶贫政策在于消除绝对贫困人口,增进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多维福利的同时,政策带来的居民满意度已成为各地方衡量贫困治理成效的重要尺度和标准。扶贫政策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居民收入和福利水平。那么,精准扶贫政策在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同时,是否起到了提高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多重绩效?此外,一方面精准扶贫政策使贫困人口收入水平增加,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另一方面由于精准扶贫政策对不同群体的异质性效应,从而产生群体间或群体内的相对福利变化,也可能降低居民的幸福感。为此,精准扶贫政策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一定意味着具有更高的幸福感吗?这是本文试图回答的主要问题。居民的幸福程度可通过“主观幸福感”来衡量,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包括情感体验和认知评价两个方面。情感体验主要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快乐、满意等积极情绪,以及焦虑、沮丧等消极情绪;认知评价则是个体对自己生活状况的总体满意度。

  二、精准扶贫政策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精准扶贫政策的核心在于“精准”,即通过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和精确考核,确保扶贫资源真正惠及最需要帮助的人群。这一政策不仅关注物质层面的帮扶,如提供经济援助、改善基础设施、促进产业发展等,还注重精神层面的支持,如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文化扶贫等。这些措施在提高居民收入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增强了其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从而提升了居民主观幸福感。

  首先,从经济层面来看,精准扶贫政策通过提供资金支持、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方式,帮助贫困人口增加收入来源,改善生活条件。收入的增加直接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减少了因经济压力带来的焦虑和不安,增加了正面的情感体验。此外,随着收入的增加,居民能够更好地满足家庭成员的基本需求,如教育、医疗等,进一步提升了家庭成员的幸福感。因此,从经济角度看,精准扶贫政策对提高居民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其次,从社会层面来看,精准扶贫政策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等方式,促进了贫困地区社会环境的优化。例如,修建道路、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不仅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还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减少社会排斥感,提升其对社会的满意度。同时,社会环境的改善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社交机会,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促进了社会和谐,从而提升了居民主观幸福感。

  再次,从心理层面来看,精准扶贫政策通过提供心理辅导、健康教育等方式,帮助贫困人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其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心理健康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个体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精准扶贫政策的心理支持措施,不仅有助于缓解贫困人口的心理压力,还能够激发其内在的动力,使其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从而提升其主观幸福感。

  最后,从文化层面来看,精准扶贫政策通过开展文化活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式,丰富了居民的精神生活。文化活动不仅能够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还能增强其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有助于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还能够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丰富的文化生活有助于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使其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能享受到精神生活的乐趣。

  三、精准扶贫政策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实证分析

  为了深入探讨精准扶贫政策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了全国多个省份的贫困地区作为样本点,对当地居民进行了详细的访谈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涵盖了居民的基本信息、经济状况、社会环境、心理健康和文化生活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了解精准扶贫政策对居民各方面生活的影响。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精准扶贫政策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状况的改善。调查数据显示,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后,受访地区的居民收入普遍有所增加,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大多数受访者表示,收入的增加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满足家庭成员的基本需求,减少了经济压力,增加了幸福感。

  2. 社会环境的优化。调查结果显示,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显著改善了受访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例如,许多村庄修建了新的道路、学校和医院,居民的出行、教育和医疗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良好的社会环境不仅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认同感,提升了幸福感。

  3. 心理健康的提升。调查发现,精准扶贫政策提供的心理辅导和支持,有效缓解了贫困人口的心理压力,增强了其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许多受访者表示,通过参加心理健康讲座和培训,他们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这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

  4. 文化生活的丰富。调查表明,精准扶贫政策的文化活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精神生活。许多受访者表示,参与文化活动不仅让他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增强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了幸福感。

  四、精准扶贫政策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精准扶贫政策的成功实践,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振兴,更是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全面振兴。精准扶贫政策在提高居民收入和改善生活条件的同时,注重精神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建设,这种综合性的扶贫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首先,乡村振兴应注重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平衡。经济的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但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带来全面的社会进步。乡村振兴应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其幸福感。例如,可以通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等方式,为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其次,乡村振兴应重视文化建设和精神生活的丰富。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乡村振兴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提升其幸福感。同时,通过文化活动,可以增强居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再次,乡村振兴应关注心理健康和社会心理服务的提供。心理健康是居民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应重视心理健康服务的提供,帮助居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其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例如,可以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等方式,为居民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

  最后,乡村振兴应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也是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乡村振兴应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例如,可以通过推广绿色农业、发展乡村旅游等方式,既促进经济发展,又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五、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精准扶贫政策在提高居民收入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居民主观幸福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资源分配不均、政策执行不到位等。因此,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加强政策的精准性和针对性。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应继续坚持“精准”的原则,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确保资源真正惠及最需要帮助的人群。

  2.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为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增强其幸福感。

  3. 丰富文化生活。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提升其幸福感。

  4. 提供心理健康服务。重视心理健康服务的提供,帮助居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其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5. 注重生态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总之,精准扶贫政策的成功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未来,我们应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完善政策措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让广大农村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