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范文 > 关于地方“双非”院校管理类大学生慢就业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报告 >

关于地方“双非”院校管理类大学生慢就业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报告

  关于地方“双非”院校管理类大学生慢就业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报告

  大学生是新时代的接班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国家重要的人力资源,其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与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乃至国家的长治久安。伴随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却呈下降趋势,“慢就业”是主要原因之一。“慢就业”指学生毕业后暂时不就业或延长择业时间,在一定时期内未形成较为正式或相对稳定的劳动关系的一种毕业而不就业的现象。自20xx年,“慢就业”概念在国内提出以来,学界分别从微观、中观与宏观三个视角进行了丰富的探究,微观视角主要分析了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动机、未来取向、就业理念以及父母的干预与引导等影响因素;中观主要针对培养院校的培养定位、培养模式以及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宏观则从整体就业形势、社会价值观念变化、政府就业政策调控等角度进行了探讨。但关注地方院校尤其是管理类专业毕业生“慢就业”问题的研究很少,地方“双非”院校的毕业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就业选择也呈现特定的偏好,如何盘活这类智力资源,实现高质量就业,对国家尤其是地方经济发展与高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地方“双非”院校管理类大学生“慢就业”现状调查

  为了深入了解地方“双非”院校管理类大学生“慢就业”的现状,我们选取了某省内的几所代表性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调查结果显示,这些院校的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首先,就业意愿普遍较低。许多学生在毕业前并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对于未来的就业方向缺乏清晰的认识。部分学生表示,他们更倾向于继续深造或考取公务员,而不是立即进入职场。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社会对高学历和稳定工作的追求,同时也暴露出部分学生在职业规划方面的不足。

  其次,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单一。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依赖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平台和校园招聘会来寻找工作机会,而对其他渠道如网络招聘平台、社交媒体等利用较少。这导致他们在求职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此外,一些学生对行业动态和企业需求了解不足,缺乏针对性的准备,这也增加了他们的就业难度。

  再次,就业能力不足。尽管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较为全面,涵盖了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等多个领域,但在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许多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实习经历,对职场环境和工作要求不够熟悉,导致他们在面试和工作中表现不佳。此外,部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有待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最后,家庭背景对就业选择的影响较大。调查发现,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父母有较高社会地位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稳定的工作,如公务员、事业单位等,而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则更愿意尝试创业或进入私营企业。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就业选择上,还表现在求职过程中的资源支持和心理预期等方面。

  二、地方“双非”院校管理类大学生“慢就业”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个人因素

  职业规划意识薄弱:许多学生在大学期间缺乏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缺乏明确的认识。部分学生甚至表示,他们在选择专业时并没有考虑未来的就业前景,而是出于兴趣或其他原因。这种盲目选择专业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慢就业”现象的发生。

  2. 就业信心不足:部分学生对自身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缺乏信心,担心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特别是在当前就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一些学生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从而推迟就业时间。此外,一些学生对职场环境和工作压力存在误解,认为职场生活过于枯燥乏味,不愿意过早进入职场。

  3. 就业期望值过高:一些学生对第一份工作的期望值过高,希望能够找到薪资待遇优厚、发展前景良好的岗位。然而,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这些学生往往难以达到自己的期望,从而选择等待更好的机会。这种高期望值不仅增加了他们的就业难度,也容易导致心理落差,进一步影响就业积极性。

  (二)学校因素

  培养模式单一:目前,许多地方“双非”院校的管理类专业培养模式较为单一,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这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必要的技能和经验。此外,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脱节,无法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2. 就业指导服务不到位:虽然大多数高校都设有就业指导中心,但其服务质量和效果参差不齐。一些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帮助和支持。例如,部分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平台更新不及时,招聘会组织不够规范,职业规划辅导缺乏个性化,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业效果。

  3. 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校企合作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目前许多地方“双非”院校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一些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仅限于签订合作协议,缺乏实质性合作项目,学生在校期间难以获得充足的实习机会和实战经验。此外,一些学校对企业需求了解不足,无法为学生提供精准的职业指导和服务。

  (三)社会因素

  整体就业形势严峻: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特别是对初入职场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找到理想工作的难度较大。在这种背景下,部分学生选择“慢就业”,希望通过积累更多的经验和能力,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2. 社会价值观念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将就业作为唯一的人生目标,而是更加注重个人兴趣和生活质量。这种观念的变化使得部分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更倾向于选择自由职业、创业或继续深造,而不是急于进入职场。

  3. 政府就业政策调控: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如提供创业贷款、开展就业培训等。然而,这些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覆盖所有需要帮助的学生。此外,一些政策的宣传和落实不到位,导致部分学生对政策了解不足,无法充分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实惠。

  三、解决地方“双非”院校管理类大学生“慢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职业规划教育

  开设职业规划课程:高校应将职业规划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开设专门的职业规划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课程内容应涵盖职业认知、职业选择、职业发展等方面,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2. 开展个性化职业指导:学校应设立职业规划咨询中心,配备专业的职业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职业咨询服务。通过职业测评、职业咨询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职业倾向,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

  3. 举办职业规划主题活动:定期举办职业规划讲座、职业体验活动、职业模拟大赛等,邀请行业专家、成功校友等进行经验分享,激发学生的职业热情,增强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

  (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高校应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验实训课程的比例,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社会实践等活动,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校应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帮助他们积累工作经验。

  2. 改革课程设置: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反馈,调整和完善课程设置,增加应用型、实践型课程的比例,减少理论教学的比重。例如,可以开设企业管理实务、市场营销策划、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3. 推行校企合作育人模式:高校应积极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等育人模式。通过校企合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还可以为企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实现双赢。

  (三)完善就业指导服务

  建立多元化就业信息平台: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多元化就业信息平台,为学生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平台内容应包括招聘信息、行业动态、政策解读等,帮助学生拓宽就业渠道,提高求职效率。

  2. 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学校应加大对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力度,引进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职业指导师,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学校应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就业指导工作,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3. 开展个性化就业帮扶: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开展个性化就业帮扶活动。例如,对于就业困难的学生,可以提供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对于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可以提供创业培训和资金支持;对于有出国深造意愿的学生,可以提供留学咨询和申请指导等。

  (四)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支持力度,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例如,可以提供创业贷款、税收减免、场地支持等,降低创业门槛,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同时,政府应加强对就业政策的宣传和解读,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2. 优化就业市场环境:政府应加大对就业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虚假招聘、黑中介等违法行为,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同时,政府应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通过提供补贴、奖励等方式,减轻企业的用人成本,提高其招聘积极性。

  3. 弘扬正确的就业观念: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弘扬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通过媒体宣传、公益活动等形式,传递正能量,消除就业歧视,营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

  四、结论

  地方“双非”院校管理类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产生,既有个人因素,也有学校和社会因素。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高校应加强职业规划教育,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就业指导服务;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就业市场环境,弘扬正确的就业观念。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相信能够有效缓解地方“双非”院校管理类大学生“慢就业”问题,实现他们的高质量就业,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