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刚才,XX、XX、XX三个县介绍了产业扶贫的情况和做法,市农业农村局、市林茶局、市文广旅局三个市直单位通报了相关产业进展情况,安排了工作,讲得都很好,希望大家相互借鉴,抓好落实,推进工作。下面,根据今天会议主题和安排,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提升认识,坚定产业扶贫发展信心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们紧紧围绕“一稳定、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把产业扶贫作为贫困群众增收的主渠道来大力推进,探索建立了多种产业扶贫模式,“多彩田园”产业扶贫品牌叫响全省,“一地双用、一水双收”稻渔生态种养持续扩大,全域旅游扶贫初见成效,茶叶、油茶、电商、光伏、构树等扶贫产业多点“开花”,全市扶贫产业基本实现了由“扶生存”向“扶发展”的根本性转变。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产业扶贫工作尤为重要,要客观看待形势,坚定必胜信心,迎难而上,促进产业扶贫更好更快发展。
(一)意义重大,要增强使命感。产业扶贫是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证,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产业扶贫是攻坚支撑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在脱贫攻坚“五个一批”中第一个就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我省《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都明确要求“继续推进开发式扶贫”,这里面最重要、最基础的就是产业扶贫。产业扶贫是稳定增长点。只有发展产业,才能积蓄长期持久、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力量;只有发展壮大特色产业,让产业真正同扶贫联系到一起,才会让贫困群众拥有稳定增收的“聚宝盆”。支持贫困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就等于是为他们栽下了“摇钱树”。产业扶贫是重要结合点。乡村振兴的首要目标就是实现“产业兴旺”,只有抓好产业扶贫这个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结合点,才能确保贫困地区在实现全面小康后,能够持续健康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成效显著,要保持清醒头脑。近年来,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产业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市产业扶贫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一是产业项目选择不够精准,部分项目缺乏市场竞争力,难以形成长期稳定的收益。二是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品牌影响力不足,市场开拓能力弱。三是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不强,贫困群众参与度不高,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四是金融支持和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加强,部分贫困户融资难、贷款难问题依然突出。五是人才和技术支撑不足,缺乏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人才,影响了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正视困难,找准症结,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进和提升产业扶贫的质量和水平。
(三)形势逼人,要坚定必胜信心。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这对产业扶贫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剩余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更加复杂,脱贫难度更大,返贫风险更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扎实推进产业扶贫,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我们要深刻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突出重点,强化产业扶贫关键环节
(一)精准施策,提高产业项目选择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要深入调研,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精心谋划一批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扶贫产业项目。要注重发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订单生产、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劳务合作等多种形式,建立健全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群众更多分享产业发展红利。要加大科技支持力度,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产业项目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要强化品牌建设,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要创新营销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拓宽销售渠道,降低流通成本,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二)延伸链条,增强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要按照“全产业链”思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供应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支持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要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拓展产业功能,丰富产业形态,增加就业岗位,拓宽增收渠道。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条件,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三)完善机制,激发市场主体和贫困群众的积极性。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关系,激活资源要素,增强集体经济实力。要创新金融支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产业扶贫的信贷投放力度,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要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建立产业保险制度,为产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要完善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简化贷款程序,扩大覆盖范围,满足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要强化技能培训,提高贫困群众的就业创业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产业扶贫,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良好格局。
三、加强领导,确保产业扶贫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压实责任,形成合力。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产业扶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要建立健全产业扶贫工作机制,明确部门职责,细化目标任务,强化协同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将产业扶贫成效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二)强化保障,提供支撑。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集中用于产业扶贫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要优化资金使用方式,推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贷款贴息等扶持政策,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加强用地保障,合理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支持扶贫产业发展。要强化人才支撑,实施乡村人才振兴计划,吸引各类人才投身扶贫事业,为产业扶贫提供智力支持。要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农田水利、电网改造等工程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三)宣传引导,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产业扶贫的好经验、好做法,讲好产业扶贫故事,树立先进典型,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产业扶贫的良好氛围。要及时总结推广各地产业扶贫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要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培训,提高基层干部和贫困群众的思想认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内生动力,增强发展信心。要建立舆论监督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纠正偏差,维护产业扶贫工作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更加务实的工作举措,推动我市产业扶贫再上新台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