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管高校大思政课建设专题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思政课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相关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并提出明确要求。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特别强调了“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守正创新,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守正创新”纳入大会主题,列入“六个必须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以守正创新为方式方法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应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和方法论意义,并自觉将其贯穿思政课建设全过程。借此机会,我谈几点浅见,以供大家参考。
在“守正”中筑牢根基,把稳思政课定位和方向。“守正”即守办学之正、师道之正、育人之正。守办学之正。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国情办教育,坚持教育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办好思政课,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课程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守师道之正。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思政课教师尤其需要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学识基础和博大的仁爱之心,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守育人之正。思政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围绕这一目标,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确保思政课教学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在“创新”中提升质量,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创新是推动思政课建设发展的强大动力。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形式和手段也需与时俱进。一是教学内容的创新。要紧密结合国家发展大局和国际形势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思政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同时,要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资源,丰富思政课的文化底蕴。二是教学形式的创新。要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增强思政课的互动性和体验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三是教学手段的创新。要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协同”中形成合力,构建大思政课格局。思政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配合,形成育人合力。一是学校内部的协同。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全校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思政课与其他课程同向同行、思政工作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良好局面。二是校内外资源的协同。要积极拓展校外实践基地,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社区的合作,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三是家校社的协同。家庭教育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成才;同时,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博物馆、纪念馆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经历。
在“评价”中促进发展,完善思政课建设保障机制。评价机制是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保障,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能够有效促进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一是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确保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要将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教学业绩作为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强化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对思政课建设的支持力度,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确保思政课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总之,思政课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以守正创新的精神,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努力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