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xx区脱贫攻坚工作相关会议精神,结合xx村扶贫工作实际和“精准扶贫xx”示范点创建工作要求,制定xx村xx精准扶贫示范点方案。一、基本情况xx村位于xx镇南面,地处xx河和xx河交汇之处,距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西南与xx镇相邻,西北与xx村毗邻,东北面是xx,东面xx,与xx接壤。全村共xx户,人口xx人,总面积xx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xx亩(田xx亩、土xx亩)、林地面积xx万亩。现有贫困xx户xx人。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区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规划先行、以人为本、保护为重、生态优先、产业带动、整合力量、整体推进原则,以“生态xx、绿色xx”为主题,以党建引领强基固本、产业发展示范带动和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反哺,同步推进持续发展为载体;以“六个小康行动”为抓手,充分打造xx村xxxx示范点,确保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三、工作目标
全面对接扶贫开发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打造xx亩烤烟、xx亩经果林、xx羽林下生态鸡产业发展,着力建设生态移民安置和xx旅游开发,完成集体经济积累xx万元。完成民居改扩建xx户,水利设施提质升效xx处、通讯设施xx处、新改建公路xx千米。完成示范点创建农民文化家园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努力,力争将xx村xx组建设成“精准扶贫”带动、产业发展引领,实现整村脱贫见小康目标。在推进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确保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创建内容
(一)基础设施
1、小康水提升xx饮水工程1处,受益群众xx户xx人(其中:贫困户 xx户xx 人)。(投资概算xx万元)
2、小康电线路改造xx米,受益群众xx户xx人。(投资概算xx万元)
(二)产业发展
1、烤烟种植基地建设
计划在xx村xx组建设xx亩烤烟种植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当地烟草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保障,合作社负责组织生产,农户参与种植。预计每亩可产干烟叶xx公斤,按市场价格计算,每亩可实现收入xx元。通过这一项目,不仅能够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还能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经果林种植基地建设
在xx村xx组选择适合种植果树的土地,建设xx亩经果林种植基地,主要种植桃树、李树等经济效益较高的果树。项目采取“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由合作社统一采购苗木、提供技术培训,农户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预计三年后进入盛果期,每亩可产鲜果xx公斤,按市场价格计算,每亩可实现收入xx元。同时,通过开展果树认养活动,吸引城市居民参与,增加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
3、林下生态鸡养殖基地建设
利用xx村丰富的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生态鸡养殖项目,计划养殖规模达到xx羽。项目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由公司提供鸡苗和技术支持,合作社负责组织生产和销售,农户参与养殖管理。通过这一项目,可以充分利用林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村民收入,同时也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
4、生态移民安置
对于居住在环境恶劣、灾害频发地区的贫困群众,实施生态移民安置政策,计划在xx村xx组新建xx套移民安置房,解决xx户xx人的住房问题。安置房建设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确保房屋质量符合安全要求。同时,配套建设必要的生活设施,如学校、医院、商店等,为移民群众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此外,还将开展就业培训和技术指导,帮助移民群众掌握新的生产技能,实现稳定就业和增收。
5、乡村旅游开发
依托xx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计划在xx村xx组建设xx个乡村旅游景点,包括农家乐、民宿、采摘园等,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项目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由公司负责整体规划和市场营销,合作社负责组织建设和运营管理,农户参与接待服务。通过这一项目,可以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村民收入,同时也有利于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提升村庄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文化建设
1、农民文化家园配套设施建设
在xx村xx组建设农民文化家园,包括图书室、活动室、健身广场等,为村民提供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图书室内配置各类书籍和报刊杂志,满足不同年龄层次村民的阅读需求;活动室内配备音响设备和表演舞台,方便村民开展文艺演出和教育培训活动;健身广场安装各种体育器材,鼓励村民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通过这些设施的建设,可以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2、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加强对xx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挖掘整理民间故事、歌谣、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印成册并进行宣传推广。定期举办民俗文化节,邀请专家学者和民间艺人现场展示传统技艺,让更多的村民了解和喜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同时,鼓励和支持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培养一批年轻的文化传承人,确保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四)社会保障
1、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对因病、因灾等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村民给予及时救助。设立专项救助基金,用于解决村民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同时,加强与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争取更多资金和物资支持,扩大救助覆盖面,提高救助水平。
2、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配齐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宣传活动,提高村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对患有重大疾病的村民给予特别关注,协助其申请医疗救助,减轻经济负担。同时,积极引进优质医疗资源,邀请专家到村开展义诊活动,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3、强化教育保障
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资助,确保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xx村xx组的经济社会发展将迈上一个新台阶,村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将显著提升,真正实现“精准扶贫”带动、产业发展引领,整村脱贫见小康的目标。我们将继续坚持党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带领广大村民,克服困难,奋力拼搏,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