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
民以食为天,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要把思路打开,树立大食物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我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保障粮食安全对维护国家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更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大食物观拓展了传统粮食生产范围和安全边界,强调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推动食物供给从单一生产向多元供给转变。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既向耕地要食物,也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有利于提升粮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大食物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农业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对传统粮食安全观的丰富和发展。其核心在于从更宽的视野、更高的站位来审视和解决食物安全问题,实现食物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大食物观强调食物生产的多样性。传统的粮食生产主要依赖于耕地,而大食物观则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自然资源,如森林、草原、江河湖海等,通过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实现食物生产的多元化。例如,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可以种植食用菌、药材等高附加值作物;通过海洋牧场建设,可以提高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其次,大食物观注重食物生产的生态化。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日益增强,绿色、有机、无污染的食物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因此,大食物观倡导在食物生产过程中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食物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双赢。最后,大食物观强调食物生产的科技化。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关键动力。通过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等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例如,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精准灌溉,可以大幅节约水资源;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培育抗病虫害的新品种,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食品安全性。
实施大食物观的具体措施。为了更好地落实大食物观,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从政策、技术和市场三个方面入手,形成合力。一是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多元化食物生产的发展。例如,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林下经济、海洋牧场等项目;可以通过立法保护生态环境,禁止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资源。二是加大科技投入。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等领域,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同时,应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三是完善市场机制。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政府应建立健全市场准入、价格形成、质量监管等制度,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此外,还应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市场份额。
大食物观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践行大食物观不仅能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还能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社会效益来看,大食物观有助于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通过多元化食物供给,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促进全民健康。同时,大食物观还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发展林下经济、海洋牧场等新型农业业态,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从经济效益来看,大食物观能够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通过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等,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益。此外,大食物观还有助于推动农业与旅游业、文化产业等的融合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总结与展望。大食物观是新时代背景下对传统粮食安全观的创新与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我们应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不断探索和完善大食物观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路径,努力构建更加高效、更加绿色、更加可持续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