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瓶颈
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是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
准确把握关键问题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选择。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世界主要工业大国纷纷加强前瞻谋划和政策支持,抢占竞争制高点。传统产业不仅是支撑经济增长、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还能为先进技术与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市场空间,其能否适应全球产业科技发展新趋势,适时优化升级并形成优势产业,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构建大国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当前,全球产业链重组、供应链重塑、价值链重构不断深化,推动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我国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要性明显上升。必须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提高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形成全球竞争新优势提供重要支撑。特别是要把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从多个维度入手,形成系统性、协同性的政策支持体系。首先,要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应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和研发机构,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同时,要支持企业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国际合作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此外,还应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其次,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在保持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不仅能够为传统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需求,还能带动相关产业链条的延伸和扩展,形成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例如,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可以有效促进传统汽车制造、机械加工等行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动发展。此外,还要加强区域协调,发挥各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的优势,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布局,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
再次,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环境。一方面,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制度保障。例如,可以通过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倒逼企业采用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实现绿色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设立专项基金,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转型升级的成本和风险。此外,还要优化营商环境,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最后,要注重市场机制的作用,激发企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企业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才能真正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同时,要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促进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此外,还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热情和动力。
总之,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不断提升传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既要看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要坚定信心,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努力开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局面。
面对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技进步和政策支持的不断加强,传统产业将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更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谱写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辉煌篇章,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目标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