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范文 > 理论文章、评论心得: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夯实人才根基 >

理论文章、评论心得: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夯实人才根基

  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夯实人才根基

  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部署:“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应坚持人才引领、人才驱动,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路。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及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不断发展,市场需求结构快速迭代,新场景新应用持续扩展,大国博弈持续角力,全球产业布局、经济格局加速重构,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新质生产力代表未来产业变革的新趋势、生产力发展的新方向,将为未来经济增长奠定新基础、提供新动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人才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支撑。

  2.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是确保新质生产力持续壮大的关键。首先,要加强基础教育,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为后续的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基础教育不仅要注重知识传授,更要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其次,要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多学科协同创新。高校应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调整学科设置,强化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学科群。再次,要推进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面向未来,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继续教育要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提升其终身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 创新人才引进与使用机制,打造国际化人才高地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创新人才引进与使用机制,打造国际化人才高地,对于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要完善引才政策,优化引才环境。制定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增强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二是要拓宽引才渠道,扩大引才范围。充分利用各类国际交流平台,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吸引更多的国际优秀人才来华工作。三是要建立灵活高效的人才使用机制。打破身份、编制等限制,实行岗位聘用制,赋予用人单位更大的用人自主权,使人才能够各尽其能、各展所长。四是要加强人才服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生态。建立健全人才服务保障机制,为人才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包括职业规划指导、创新创业支持、生活保障等,让人才安心工作、舒心生活。

  4. 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是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构建以质量为导向的教育评价体系,改变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的评价导向,引导学校和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破除“四唯”倾向,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此外,还要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严肃查处学术不端行为,维护良好学术生态。同时,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打通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让科技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后,要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为其成长成才创造条件,让青年人才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5.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发挥企业在人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人才成长的重要舞台。要强化企业在人才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重要作用。一是要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核心竞争力。二是要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共同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共建研发平台、联合培养研究生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三是要支持企业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建立健全股权激励、绩效考核等制度,让人才的贡献得到应有的回报,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和获得感。四是要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盟。

  6.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人才国际化水平

  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人才国际化水平,对于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要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提升国际话语权。通过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国际项目合作等方式,提高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二是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拓展国际合作网络。与国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三是要支持人才“走出去”,拓宽国际视野。鼓励和支持人才参加国际会议、国际培训等活动,了解国际前沿动态,增进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四是要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来”,汇聚全球智慧。通过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建立国际人才特区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华工作,为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总之,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壮大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