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多种复杂因素影响,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及其低龄化趋势凸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亟待引起各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形成整体合力、采取有力措施,充分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现就今年以来涉未成年人犯罪及预防情况报告如下。
一、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形势特点
今年以来,全县公安机关破获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数和涉案人数同比分别增长x%、x%,破案数占刑事案件总数的x%,同比上升x个百分点。同年,全县公安机关查处未成年人行政案件数和涉案人数同比分别增长x%和x%,查处数占行政案件总数的x%,同比上升x个百分点。全县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一)涉案人员低龄化。在全部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涉案人员中,16岁以上占x%,14至16岁占x%;在未成年人行政案件涉案人员中,16岁以上占x%,14至16岁占x%,14岁以下占x%。涉案未成年人主要集中在14至16岁年龄段,且14岁以下未成年人涉案人数相对较高。在校学生和辍学无职业的未成年人五五开。
(二)涉案类型集中化。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主要以盗窃、抢劫、诈骗、敲诈勒索等侵财类案件为主,占比达x%,故意伤害、性侵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类犯罪也呈增长趋势。在涉未成年人行政案件中,以殴打他人等侵犯人身案件居多,占比达x%,盗窃、寻衅滋事等扰乱社会治安的违法行为也较为突出。
(三)违法犯罪团伙化。未成年人身心发展不成熟且社会经验不足,单独作案少,结伙作案多,未成年人团伙作案趋势明显。
二、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分析
(一)未成年人法制观念淡薄导致违法犯罪。学校和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法制教育,有的虽然开展了,但流于形式,未能真正深入人心。一些家长忙于生计,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导致未成年人法律意识淡薄,容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此外,网络信息的泛滥也为未成年人提供了更多的不良信息来源,进一步加剧了其违法犯罪的可能性。
(二)家庭教育缺失与社会环境影响。部分家庭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无法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功能弱化,导致未成年人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社会环境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如暴力游戏、色情信息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未成年人的行为选择。特别是在城乡结合部和外来务工人员聚居区,这些现象更为严重,未成年人更容易接触到不良信息,从而诱发违法犯罪行为。
(三)学校教育与社会管理存在短板。当前,学校教育在法制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部分学校将法制教育视为可有可无的内容,缺乏系统的法制教育课程和活动。此外,学校与家庭、社区之间的沟通协作不够紧密,未能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社会管理方面,对于未成年人的监管存在盲区,特别是对于辍学无职业的未成年人,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引导,使其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
(四)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部分未成年人因学业压力、家庭矛盾等原因,产生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等,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还可能成为其走向违法犯罪的诱因。然而,目前针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服务尚不完善,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和人员短缺,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三、加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工作的建议
(一)强化法制教育,提高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学校应将法制教育纳入日常教学计划,定期开展法制教育活动,邀请法律专家进校园进行专题讲座,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同时,家庭和社会也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通过多种形式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此外,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发适合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内容,扩大法制教育的覆盖面。
(二)优化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长应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注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家庭教育的支持力度,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共同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三)加强学校与社区合作,构建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学校应主动与社区、家庭建立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家访等活动,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及时反馈学生在校的情况,促进家校互动。社区应发挥自身优势,为未成年人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兴趣小组、志愿者服务等,丰富未成年人的课余生活,减少其接触不良信息的机会。同时,社区还可以设立青少年辅导站,为有需要的未成年人提供帮助和支持。
(四)完善社会管理机制,加大监管力度。政府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管,特别是对辍学无职业的未成年人,要建立健全跟踪管理机制,定期了解其生活状况,提供必要的就业指导和培训。对于存在违法犯罪倾向的未成年人,要及时进行干预,防止其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此外,公安部门应加大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五)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政府应加大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投入,建立健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学校和社区应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学会正确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未成年人,应及时进行心理干预,避免问题恶化。
总之,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深入学习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人民至上,把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切实提高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