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公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是维系国计民生和社会和谐的根本性问题。基层药品(文中均指大药品概念,包括医疗器械、化妆品)检查员作为身处一线的专业监管者,在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各领域对防控药品质量风险、确保群众用药安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药品监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和保障。如何加强基层药品检查员队伍建设,确保药品安全水平,本文分析了XX市基层药品检查员队伍面临的形势、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一、当前的药品监管形势
XX市目前有药品生产企业XX家、药品经营企业XX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XX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XX家、化妆品生产企业XX家、医疗机构XX家。监管工作面广量大,任务艰巨。同时,药品监管形势面临着深刻的变革。
(一)监管任务依然繁重。近年来,国家在药品领域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淘汰一批落后企业,特别是实施新版GSP后,影响尤为明显。但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推进,监管对象准入门槛降低,监管对象发生了新的变化。如零售药店领域,自20XX年至20XX年,全市新开办零售药店达XX家,占总药店数的XX%,这些新增企业均需监管部门加强后续的指导和监督,进一步进行规范和整顿,基层监管任务依然繁重。同时“事权下放”等行政体制改革也使得基层监管任务进一步加剧。
(二)监管模式深刻变革。随着“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取消审批、实施备案制、承诺制等的深度试水,“宽进严管”成为新常态,“双随机”抽查、飞行检查将成为今后药品监督检查方式的主流。监管重心由事前严格审批转向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检查结果判定由原先的条款确定转变为全面、科学的风险评估。检查人员需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问题发现能力,做好从风险识别到风险控制的全过程管理,确保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基层药品检查员队伍建设现状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XX市在基层药品检查员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队伍规模与结构有待优化。XX市现有基层药品检查员XX人,其中具有药学、医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比例较低,仅为XX%。这不仅限制了检查员的专业判断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此外,年龄结构偏大,年轻力量不足,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导致团队创新能力和活力受限。
(二)培训体系尚需完善。虽然XX市每年都会组织一定规模的培训活动,但培训内容多侧重于法律法规和政策解读,对于实际操作技能和前沿技术的培训较为欠缺。加之培训资源分配不均,偏远地区和小型企业的检查员接受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不利于整体素质的提升。
(三)激励机制不够健全。现有的考核评价体系更多关注数量指标,对质量和服务效果的关注度不高,容易造成“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同时,薪酬待遇与工作强度不成正比,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导致人才流失率较高,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三、加强基层药品检查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药品监管的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扩大队伍规模,优化人员结构。一是增加编制名额,通过公开招聘等方式引进一批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的高素质人才;二是加强对现有检查员的专业知识培训,鼓励其通过在职教育、继续教育等途径提升学历层次和业务能力;三是注重梯队建设,积极培养后备力量,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合理年龄结构,增强团队的整体竞争力。
(二)建立健全培训体系,提升综合能力。一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既要涵盖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内容,也要注重实操训练和技术交流,全面提升检查员的实际工作水平;二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远程教育,打破地域限制,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三是建立“传帮带”机制,发挥经验丰富的老同志的作用,帮助新人快速成长。
(三)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工作热情。一是改进绩效考核办法,将质量和服务效果纳入重要评价指标,引导检查员更加注重工作效率和群众满意度;二是适当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尤其是对长期坚守在艰苦岗位上的同志给予更多关心和支持;三是拓宽晋升渠道,为表现突出的检查员提供更多发展机会,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监管效能。一是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推动数据互联互通,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二是推广移动执法终端的应用,提高现场检查的工作效率;三是探索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药品监管中的应用,提升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构建智慧化监管新模式。
总之,基层药品检查员队伍是保障药品安全的重要力量,加强这支队伍建设不仅是应对当前监管形势变化的迫切需要,也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我们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基层药品检查员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药品安全保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