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又称儿童自闭症,是一种伴随终生的精神类疾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以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平均患病率为0.62%,每160个儿童中就有一位孤独症儿童,一般男女患病率之比为4-6:1。据201x年《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Ⅱ》蓝皮书显示,我国至少有超过1000万的自闭症人群、200万的自闭症儿童。近年来,随着诊断能力、早期干预水平、康复训练质量的提高,儿童孤独症的预后正在逐步改善。为进一步了解掌握全市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服务情况,近期市妇联会同市残联等单位对各县区及市妇保院、市x院及特殊教育实验学校、xx特殊青少年发展中心等单位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对加强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孤独症发病率0.62%测算,我市平均每年新增孤独症儿童约为xx人。但市残联今年xx月对全市0-18岁确诊或疑似孤独症儿童的排摸统计数为xx人,市妇保院筛选统计数为xx人,市x院就诊统计数为xx人。造成目前统计数据偏低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目前对儿童孤独症的诊断评估机制与监测体系还不完善;二是因涉及家庭和保护儿童隐私权益等问题不愿公开,还有一些家长为寻求更好的医疗水平,去上海、北京等城市医院进行诊治。总体来看,目前我市已初步建立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保障体系。
(一)出台救助政策扶持,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我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的实施意见》《xx市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与补贴制度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其中涉及孤独症患儿的惠残政策主要涵盖康复训练、基本生活保障、意外伤害保险等方面。一是康复训练及补贴方面。比如,对符合条件的7-18周岁孤独症及智力障碍等残疾儿童实施免费康复训练,并给予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万元的康复训练补贴。同时,对于低收入家庭的孤独症儿童,市财政还额外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助,确保这些家庭能够负担得起孩子的康复费用,减轻其经济压力。此外,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年龄段孤独症儿童的需求,我市还建立了从幼儿到成人的全生命周期康复服务体系,涵盖了早期筛查、诊断评估、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制定等多个环节,力求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最适合的康复方案。
二、存在问题
尽管我市在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专业人才短缺。由于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或医生来指导,而这类人才的培养周期较长且难度较大,导致当前我市专业康复人员数量严重不足,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其次是社会认知度不高。尽管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孤独症的关注度有所提升,但仍有部分公众对这一疾病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存在误解和偏见,这不仅影响了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的社会融入,也阻碍了相关政策的有效落实。最后是资金投入不足。虽然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资金有限,部分项目难以持续开展,特别是在偏远地区,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更为突出,影响了服务质量和效果。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一方面,可以依托本地高校和医疗机构,开设专门的孤独症康复专业课程,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投身于这一领域;另一方面,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强对现有康复人员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水平。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参与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服务工作,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良好局面。
(二)提高社会认知度和接纳度
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普及孤独症相关知识,引导公众正确认识这一疾病,消除误解和偏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特别是要加大对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的支持力度,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平等的权利和发展机会。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公益活动、开放日等形式,让更多的市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了解孤独症儿童,增强社会各界的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
(三)增加资金投入,优化资源配置
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的资金支持力度,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同时,要合理规划和布局服务网点,优先保障偏远地区和经济困难家庭的服务需求,努力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差距。此外,还可以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机制,鼓励企业、慈善机构等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共同为孤独症儿童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总之,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深化对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工作的认识,强化责任担当,创新工作思路,努力破解难题,推动我市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