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范文 > 关于科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 >

关于科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

  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农业农村人才是强农兴农的根本。为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更好激发科技人员干事创业活力,为乡村振兴奠定科技支撑,近日,由市政研室牵头,会同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人社局等部门,围绕更好推动科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这一主题开展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一)机构人员情况。目前,全市共有农业相关专业技术人员xx名。按照职称层次分类,有正高级职称xx人,副高级职称xx人,中级职称xx人,初级职称xx人,未定级xx人。按照职称类别分类,有农业类职称人员xx人,畜牧兽医类职称人员xx人,农机工程类职称人员xx人,水产工程类职称人员xx人,其他类职称人员xx人。按照年龄结构分类,50岁以上xx人,40-50岁xx人,30-40岁xx人,30岁以下xx人。按照学历层次分类,研究生及以上学历xx人,大学学历xx人,大专学历xx人,中专学历xx人。这些专技人员立足本职,积极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贡献了力量。同时,科技人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逐渐培养出一批高水平农业科技专家,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xx人,省突出贡献专家xx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xx人,高层次专家xx人。

  (二)现阶段提供科技服务依托的主要平台载体。农业创新驿站。瞄准农业特色产业全链条发展关键环节,选定一个主导产业、拿出一笔启动资金,确定一家企业(园区)作为支撑主体,组建一支不少于10人覆盖全产业链的专家团队,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培训农技人员,带动周边农户,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我市现已建成省级农业创新驿站xx家,共引进新品种xx个、新技术xx项、引进农机具装备xx台套,形成技术规程xx项,破解了一系列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显著提升了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通过这些平台,不仅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还提高了农民的科学素质和技术水平,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科技特派员制度。为更好地将科技资源引入农村,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我市大力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科技人员到农村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截至目前,全市已选派科技特派员xx人,覆盖了所有乡镇,累计开展技术培训xx场次,受益农户达xx万人次。科技特派员的工作不仅解决了农民的燃眉之急,还增强了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 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园区是集科研、示范、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服务平台。我市通过建设农业科技园区,集聚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园区内设有多个研发中心和试验基地,定期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和试验,确保科技成果能够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园区还承担着技术培训和推广的任务,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和现场观摩会,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提升农民的科技应用能力。目前,我市已建成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xx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xx个,市级农业科技园区xx个,园区内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市在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业科技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虽然近年来我市农业科技人才数量有所增加,但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一些关键领域,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端人才尤为短缺。此外,农业科技人才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也不尽合理,年轻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比例偏低,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的多样化需求。

  (二)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推广应用效果不佳。尽管我市在农业科技研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许多科技成果未能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科技成果的推广机制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另一方面,农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限,对新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不高,导致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不佳。

  (三)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科技的发展离不开足够的资金支持和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然而,我市在农业科技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农业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科研条件和实验设备较为落后,影响了农业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的质量。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不健全,科技人员下乡服务的难度较大,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服务的效果。

  (四)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然而,我市在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如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方式单一、培训内容陈旧等,导致农业科技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高。同时,由于农业科技岗位待遇较低、工作条件艰苦等原因,部分农业科技人才选择离开,造成了人才流失,影响了农业科技队伍的稳定性和战斗力。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大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力度,优化人才结构。一是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联合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二是加大对青年农业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科研启动经费等方式,鼓励和支持青年人才从事农业科技研究。三是完善农业科技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农业科技事业。

  (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高科技成果的应用效益。一是建立健全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体系,加强科技成果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搭建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平台,促进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二是加大对农业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引进和应用先进科技成果,提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水平。三是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应用能力,增强农民对新科技成果的接受度和利用率,推动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三)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改善科研条件。一是加大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确保农业科技经费逐年增长,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二是加强农业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科研条件,提升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三是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合理布局农业科技项目,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提高农业科技投入的效益。

  (四)完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机制,稳定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一是制定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规划,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二是改革农业科技人才培训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建立农业科技人才流动机制,畅通人才流动渠道,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人才在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之间交流互动,促进农业科技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四是完善农业科技人才保障机制,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福利待遇,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增强农业科技人才的职业吸引力和归属感,减少人才流失现象的发生。

  总之,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科技和人才是关键因素。只有不断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