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范文 > 【党课讲稿】中国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重逻辑 >

【党课讲稿】中国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重逻辑

  【党课讲稿】中国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重逻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16习近平总书记在202x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2]24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主线,民族地区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揭示中国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的逻辑关系,发挥两者相互促进的作用,可以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

  一、同源的理论逻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对中国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与理论基础。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自古以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中华民族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这一格局不仅体现在地理空间上的统一,更体现在文化认同上的高度一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共同的历史记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这些共同的文化元素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支撑。例如,“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强调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寻求和谐共处,这与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的包容性发展相契合。同时,儒家文化的“仁爱”理念和道家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使现代化进程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中国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我们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提供了科学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而中国式现代化正是在生产力快速发展基础上的现代化。同时,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一致。在民族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主张各民族平等团结,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这与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共同富裕目标相契合。通过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在实践中更加自觉地推进这两项重要工作。

  二、互动的实践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实践中相互促进,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这种互动不仅体现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更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具体行动中。

  (一)政策制定与实施中的互动

  在政策制定方面,中国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高度一致。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团结。因此,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既要考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要关注民族团结的因素。例如,在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时,不仅要加大对民族地区的经济投入,还要注重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坚持系统思维,统筹兼顾,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能够有效落实,真正惠及各族群众。

  (二)人民群众行动中的互动

  在人民群众的具体行动中,中国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表现出密切的互动关系。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物质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然而,物质生活的丰富并不能完全替代精神文化的滋养。因此,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应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在享受现代化成果的同时,不忘本色,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例如,通过举办各类民族文化活动,如民族传统节日庆祝、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文化交流互鉴。同时,鼓励和支持各族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志愿服务等活动,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三、融合的文化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文化层面的融合,是二者相互促进的重要表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更要重视文化建设,特别是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一)文化自信的提升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断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同时,我们还积极吸收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开放包容。这种文化自信的提升,不仅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世界文明多样性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文化认同的强化

  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前提。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强化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例如,通过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系列活动,组织各民族青少年进行文化交流、研学旅行等,增进他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扩大中华文化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增强各族群众的文化认同感,也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四、共赢的发展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发展层面上的共赢,是二者相互促进的核心体现。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只有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才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撑。

  (一)经济发展的均衡性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经济发展的均衡性,这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高度一致。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注重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努力缩小东西部、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例如,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这些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也有利于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社会发展的全面性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更注重社会的全面进步。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高度重视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改革与发展,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例如,通过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健康中国行动等重大战略,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同时,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些举措不仅有利于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也有助于增强各族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系。通过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一关系的本质和内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机统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