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范文 > 【党课讲稿】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海内外民心相知相通研究 >

【党课讲稿】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海内外民心相知相通研究

  【党课讲稿】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海内外民心相知相通研究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共情传播理论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提供有意义的价值尺度和理论方法,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传而难通”的尴尬困境。统战部门要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华文化海外传播面临的时代机遇与严峻挑战,系统筹划、主动作为、多措并举,从锚定共情主旨、契合共情原则、坚持共情基调、扩大共情空间、寻求共情中介五个方面把握逻辑理路,从传播主体协同化、文化内容多元化、交流渠道立体化、受众细分精准化、效果评估科学化五大维度进行路径探索,全方位提升中华文化共情传播效果,促进民心相知相通,推动建立中华文化海内外人文共同体。

  关键词: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相知相通;共情;人文共同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其中包括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促进海内外民心相知相通是海外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当前大国博弈加剧的新形势下,促进海内外民心相知相通,显得更加紧迫而重要。准确把握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使命任务和形势变化,有力促进海内外民心相知相通,积极形成共同致力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是筑牢海内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

  一、深刻理解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意义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不仅是展示国家形象、增进国际理解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如何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理解中国、支持中国,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国际传播能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特别是在西方意识形态偏见和话语霸权的影响下,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仍存在“传而难通”的问题。因此,深入研究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规律特点,探索有效的传播策略,对于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共情传播理论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中的应用价值

  共情传播理论强调情感共鸣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通过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可以有效提高信息的接受度和传播效果。这一理论为解决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中的“传而难通”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首先,共情传播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和心理需求,从而制定更加贴近实际的传播策略。其次,共情传播注重情感的双向互动,强调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平等对话,这有助于打破文化隔阂,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再次,共情传播强调故事化表达,通过讲述生动的故事来传递文化价值观,更容易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提高文化传播的效果。最后,共情传播倡导多元化的传播方式,鼓励利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和平台,拓宽文化传播的渠道,增加受众接触的机会,从而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范围。

  三、新时代中华文化海外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时代机遇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的发展经验和文化特色。这为我们开展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2. 全球化进程加速了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地的人们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成为常态。这为我们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 国际社会对多元文化的认同度不断提高。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成为国际共识。这为我们推广中华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严峻挑战

  西方意识形态偏见和话语霸权的影响依然存在。一些西方国家出于政治目的,对中国进行歪曲报道和负面宣传,影响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客观认知,增加了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难度。

  2.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方式和手段相对单一。尽管近年来我们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传播内容、形式和渠道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难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受众的多样化需求。

  3.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专业人才匮乏。高素质的国际传播人才是提升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效果的关键,目前在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和储备还远远不够,制约了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质量和效率。

  四、提升中华文化共情传播效果的路径探索

  (一)传播主体协同化

  构建多元化的传播主体体系,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良好格局。政府应发挥引领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规划,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媒体机构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创新传播方式,提高传播质量;学术机构应加强对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研究,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民间组织和个人应积极参与,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同时,要加强与海外华人华侨社团的合作,充分发挥他们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二)文化内容多元化

  丰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内容,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受众的需求。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儒家文化、道家哲学、佛教思想等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融入传播内容,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要关注当代中国的发展成就和社会变迁,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此外,还要注重文化内容的创新性,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开发更多符合年轻人口味的文化产品,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

  (三)交流渠道立体化

  拓展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渠道,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传播网络。一是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结合的方式,扩大传播覆盖面。二是加强与国外主流媒体的合作,借助其影响力和传播力,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知名度。三是积极开展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如文化节、艺术展览、学术论坛等,搭建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四是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打造具有影响力的自媒体账号,吸引更多的网民参与互动,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受众细分精准化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受众的特点,实施精准传播策略。一是要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价值观念等,制定有针对性的传播方案。二是要根据不同年龄段、性别、职业等群体的需求,提供差异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三是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分析受众的行为特征和兴趣偏好,实现个性化推荐,提高传播效果。四是要加强与目标受众的互动交流,及时反馈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传播内容和方式。

  (五)效果评估科学化

  建立健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效果评估机制,确保传播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一是要明确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传播覆盖面、受众满意度、社会影响力等多个维度,全面反映传播效果。二是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专家评审等多种手段,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三是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持续提升传播质量和水平。四是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借鉴先进的传播理念和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传播能力。

  五、结语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创新传播理念,优化传播策略,提高传播效果。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时代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努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促进海内外民心相知相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