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作善成,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同志们:
202x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我省时指出:“我省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要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等优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新征程上,X市必须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贯彻落实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努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党的二十大以来,X市通过深入实施“十项行动”,不断提升创新发展驱动力,扎实推进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也要认识到,新质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力的跃升,其发展的驱动机理更加复杂,这也对发展的实践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根据这一发展规律,X市需要将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三措并举、一体谋划、一并推进,共同赋能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一、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强势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一)技术革命性突破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源头。与以往工业革命中单领域重大技术突破引发产业变革不同,新一轮科技革命呈现出多领域、跨学科、深度融合的特点。这要求我们在技术创新上不仅要追求单项技术的领先,更要注重技术之间的协同创新和集成应用。近年来,X市依托丰富的科教资源,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例如,X大学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取得了国际领先的成果,为我市在这些领域的技术突破提供了坚实支撑。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开展原创性研究,力争在更多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可控。
(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打造创新型企业集群。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力军。X市拥有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方面具有较强的活力和潜力。为了更好地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我们将继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完善科技金融体系,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时,我们将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形成协同创新机制,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此外,我们还将加强对创新型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方式,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企业支撑。
(三)构建开放合作的创新生态,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在全球化背景下,开放合作已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特征。X市地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具备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开放条件。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吸引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汇聚X市。一方面,我们将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市科技创新水平;另一方面,我们将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拓展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实现互利共赢。通过构建开放合作的创新生态,我们将进一步增强我市在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产业创新全面激活新质生产力潜能
(一)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新兴产业的支撑。X市将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我们将制定更加精准的产业政策,加大对重点产业的支持力度,引导各类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同时,我们将深入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通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我们将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焕发新活力。传统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领域。X市拥有较为雄厚的传统产业基础,如何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实现转型升级,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我们将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改造,提高其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同时,我们将支持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推动生产方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变。此外,我们还将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我们将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三)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产业布局的合理性和协调性直接影响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效果。X市将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要求,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们将重点支持中心城区和产业园区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其辐射带动能力;同时,我们将加大对郊区和农村的支持力度,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此外,我们还将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交流合作,共建产业合作园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我们将进一步提升全市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以制度创新有力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
(一)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科技创新体制是影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X市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我们将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对科研活动的行政干预,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自主权;同时,我们将优化科研项目管理流程,简化审批程序,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此外,我们还将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我们将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投资、促进创新的重要条件。X市将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我们将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降低企业办事成本,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同时,我们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此外,我们还将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减税降费、融资担保等方式缓解其经营压力,激发其创新活力。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我们将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条件。
(三)强化人才支撑,建设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人才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资源。X市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我们将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提供更加优惠的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服务,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X市创业发展。同时,我们将加强本土人才培养,支持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此外,我们还将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能。通过强化人才支撑,我们将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保障。
总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X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创新为重点,以制度创新为保障,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