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范文 > 区委书记在市县党政正职座谈会上的访谈提纲 >

区委书记在市县党政正职座谈会上的访谈提纲

  市县党政正职队伍作为地方领导班子的主心骨、领头羊、火车头,是一支素质最优良、经验最丰富,权力最集中、风险点最多,责任最大、工作最累,社会关注度最高、示范作用最强的群体,必须紧密结合这些特点,加强市县党政正职队伍建设。1、当前市县党政正职教育培养中存在哪些突出问题?答:近年来,在加强市县党政正职队伍的建设上,中央、省、市都采取了不少措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市县党政正职队伍建设中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考察程序不够优化。目前,县区为书记任免需通过省委常委会审议,虽然体现了省委对基层的重视,但是实际操作中受时间、程序等因素的制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二是教育培训方式有待改进。党政正职岗位重要、责任大,不宜长时间脱岗培训。目前,短期性、有针对性、菜单式的精准培训班较少。三是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步入攻坚期,各项中心工作任务重、节奏快、标准高,党政正职生活压力、精神压力大,职责任最大、工作最累,对他们的关心关爱机制有待完善。四是大胆提拔任用力度不够。党政正职这个群体,积累了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善于驾驭处理复杂问题,是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中坚力量,也是干部使用的“风向标”,但实际上有隐形台阶的限制,大胆提拔使用力度不够。

  2、分析市县党政正职教育培养存在突出问题的原因?答:一是考核机制不健全。市县党政正职的政绩考评是评价市县党政正职履职情况的主要参考指标和依据。政绩考评是市县党政正职履职的“指挥棒”,其导向直接关系着市县党政正职履职的方向。但一段时间以来,市县党政正职政绩考评存在着考评内容片面化,考评的内容常常包括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由于这些规定往往是原则性的,在日常考评过程中相对抽象,在具体实施时面临可操作性差、难以量化等问题。此外,政绩考评往往侧重于经济指标,而忽视了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导致一些干部为了追求短期内的经济增长,采取急功近利的做法,甚至不惜牺牲长远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这种单一的政绩观不仅不利于干部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教育培训体系不够完善。当前,针对市县党政正职的教育培训多集中在政策理论、法律法规等方面,缺乏对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对于如何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训不足。同时,培训形式较为单一,多以集中授课为主,缺乏互动交流和实践锻炼的机会,难以满足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干部的学习需求。此外,由于市县党政正职工作繁忙,很难抽出时间参加长期的脱产培训,而现有的短期培训又难以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导致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三是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一方面,由于市县党政正职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但在实际工作中,对这一群体的关心关爱机制尚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支持系统,使得部分干部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尽管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在逐步加大对于基层干部的待遇保障力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干部的收入水平与所承担的工作量不成比例,影响了队伍的稳定性和吸引力。

  四是选拔任用机制不够科学。长期以来,我国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导致在选拔任用过程中出现了“唯票取人”、“唯分取人”等现象,使得一些真正有能力、有担当的干部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使用。同时,由于市县党政正职的职位特殊性,往往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但现有选拔机制难以全面准确地评估候选人的综合素质,容易造成“能者上不来、庸者下不去”的局面,影响了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和战斗力。

  五是对市县党政正职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由于市县党政正职处于权力的核心位置,手中掌握着较大的资源分配权和决策权,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很容易滋生腐败问题。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对于这一群体的监督制约机制尚不健全,主要表现在监督主体单一、监督手段有限、监督效果不佳等方面。例如,内部监督往往流于形式,外部监督渠道不畅,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发挥不充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也影响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加强市县党政正职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制度设计、教育培训、激励保障、选拔任用等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施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完善政绩考评体系。要按照“好干部”标准,建立科学合理、全面系统的政绩考评体系,既注重经济指标,又兼顾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引导市县党政正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更加注重长远发展和民生改善。同时,要加强对政绩考评结果的应用,将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

  其次,创新教育培训模式。要根据市县党政正职的实际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如专题研讨、案例教学、实地考察等,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要鼓励和支持市县党政正职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网络平台等方式进行自我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等形式,为市县党政正职提供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积累经验。

  再次,健全激励保障机制。要建立健全关心关爱市县党政正职的长效机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评估和辅导,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市县党政正职的待遇保障水平,确保其收入与所承担的工作量相匹配,激发其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对于表现突出、贡献较大的市县党政正职,要给予相应的表彰奖励,树立榜样,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

  最后,强化监督制约机制。要构建多元化的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党内监督、法律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监督方式的作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同时,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监督职责和程序,确保监督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严肃处理,做到有权必有责、失责必追究,切实维护党纪国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总之,加强市县党政正职队伍建设,不仅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深化对市县党政正职队伍建设规律的认识,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新思路新举措,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造就一批又一批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组织保证。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