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典型材料
近年来,X县X镇积极拓展基层党建工作思路,持续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方法路径,开创“党群同心、服务贴心、生活舒心”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一、强化制度体系,增强善治组织之力。一是织密组织体系。实施机关干部包村联片责任制,每个行政村由1名党政班子成员联系、1名镇干部帮包,指导镇村发展治理。探索推行党员包胡同制,组建X4个党建联合体,管区书记兼任联合体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委员,构建“镇党委—党建联合体—村党组织—党员胡同长”四级组织体系。二是规范制度管理。打造“三务三资”阳光报告会模式,制定完善村级财务管理、村级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村两委当众“亮家底”并现场接受党员和群众代表提问。三是加强队伍培训。建好用活镇级党校,创新举办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系列培训班,组织包村干部、村党组织书记、村级网格员系统学习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时代内涵和精神实质、网格化治理大平台数据采集与应用技术,持续更新党员干部队伍推动镇村治理的观念方法。
二、强化阵地打造,增强善治协同之力。一是提升“网格”服务水平。健全“日汇总、周调度、月通报”闭环处理机制,建立服务需求、项目、资源“三项清单”,推行群众“点单”村组“派单”网格员“清单”服务模式,最终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今年以来,累计对接群众需求服务X余次,问题解决率、群众满意度均达到100%。二是打造“小院”服务载体。依托农村文化大院、老年活动中心等场所,建设“党群连心小院”,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如政策宣讲、技能培训、文艺演出等,增强党员和群众的互动交流。同时,设立“民情驿站”,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和解决问题,确保党的声音传达到每一个角落,群众的需求得到及时响应。
三、强化资源整合,增强善治保障之力。一是优化资源配置。整合镇村两级资源,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工作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力量参与等方式,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例如,与县医院合作,定期开展健康义诊活动,为村民提供免费体检和医疗咨询;与县教育局合作,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二是强化科技支撑。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智慧党建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精准服务。通过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工具,方便党员和群众随时随地了解政策信息、参与组织生活、反映问题诉求。三是加强资金保障。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加大镇级财政投入,确保基层治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强化文化引领,增强善治精神之力。一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通过道德讲堂、文化墙等形式,营造浓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氛围。组织开展“最美家庭”、“文明户”评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引导广大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二是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参观革命遗址、纪念馆,观看红色电影,听老党员讲述革命故事,激发爱国热情,坚定理想信念。三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如广场舞比赛、农民运动会、文艺汇演等,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四是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制定村规民约,倡导移风易俗,反对铺张浪费,树立文明新风。通过开展“文明餐桌”、“清洁家园”等活动,提升群众的文明素养,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
五、强化监督考核,增强善治效能之力。一是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成立镇村两级监督委员会,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通过设立举报箱、开通监督电话等方式,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二是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将基层治理工作纳入镇村干部年度绩效考核,实行量化打分、动态管理。对表现优秀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约谈问责,形成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三是注重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奋发有为。同时,定期召开工作总结会,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通过以上措施,X县X镇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加突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下一步,X镇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方式,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