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黄河战略实施以来,我市坚持把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并于202x年X月召开的市X次党代会作出了建设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的决定,坚定不移补短板、锻长板,集中力量打硬仗、创亮点,加快建成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
(一)防范应对洪涝灾害能力持续增强。全面落实“林长制”要求,全市设立“林长+护林员”X个,管护队伍基本建立。202x年成功抵御渭河3次超警戒洪水,科学处置洛河60年不遇的汛情,XX漫堤决口险情处置入选全国应急救援“十大典型案例”。小北干流“十三五”治理工程顺利推进,11处工程完工9处,其中7处通过验收投入使用。开工建设XXXX等6个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东涧峪水库供水管线主体工程开工建设,完成中小河流治理X公里。持续加强监测预警设备设施维护、山洪灾害防治、水毁修复、抗旱应急、重点山洪沟建设,有效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扎实落实防汛抗旱各项准备,成功应对10次强降雨过程。
(二)水资源集约节约水平不断提升。全面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和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成功入选国家“十四五”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市。XXX顺利通过水利部“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复核。强化节约集约利用,持续加大XXX等灌区续建改造工程加快推进,XXX水库等除险加固工程竣工验收,高效农业节水水源改造和XXX水库输水管线工程前期工作有序开展,实施农田排水(碱)恢复保护工作,全市节水灌溉面积达到X万亩,占设施灌溉面积的67%。国家级节水型城市创建深入推进,建成节水型公共机构103家、节水型小区X个。截至目前,全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X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到Xm3,较“十三五”初期分别下降28%和25%。城市公共管网漏损率低于10%,农村地区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
(三)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增加,PM2.5浓度持续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削减。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深化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等重点领域污染治理,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国控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超过80%。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生态修复与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实施了XXX生态修复工程、XXX湿地公园建设等重点项目,新增绿化面积X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X%。全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正逐步展开。
(四)绿色发展动能持续释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支持企业开展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系,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向绿色产业领域。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我市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五)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决策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交流合作,共同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协同合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这些地区加快发展。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县城提质扩容,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和吸引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积极对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城市竞争力。通过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了全市发展空间布局,增强了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二、面临的主要挑战
尽管我市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依然较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仍然较大。部分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退化问题突出,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环境污染问题时有发生,特别是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生态环境现状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水资源短缺问题依然突出。我市地处黄河流域中游,水资源相对匮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特别是在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方面,水资源短缺问题尤为突出。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浪费现象较为普遍,水资源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水污染问题也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状况,影响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经济发展方式仍需转变。虽然我市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经济发展方式依然较为粗放,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占比偏高,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依然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滞后,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不够明显。企业转型升级动力不足,部分传统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四)社会治理能力亟待提升。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社会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人口流动频繁,社会矛盾纠纷增多,社会治理难度加大;另一方面,社会治理手段相对单一,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此外,基层治理能力薄弱,社区服务功能不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也较为突出,影响了社会治理效能的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奋力谱写新时代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善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
(二)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坚持节水优先,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加快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优化水资源空间布局,提高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全面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水资源保护,严防水质污染,确保水资源安全。建立健全水资源价格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吸引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双循环,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四)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法治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社会诚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
总之,我们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