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干部教育基本培训的科学思维方法
全国党校(行政学院)校长(院长)会议从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学制、培训周期五个方面对基本培训内涵要义作出系统阐述,强调开展基本培训是践行党校初心的应有之义,是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x—2027年)》的有力举措,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现实需要。基本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要素、多环节、多主体,必须深刻领悟和把握基本培训新理念背后的科学思维方法,理解和把握基本培训是什么、要干什么、如何干?通过抓好基本培训,推动形成培训新格局,打开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
坚持战略思维,自觉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党大学习,没有干部大培训,就没有事业大发展。干部教育培训必须站在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才能发挥其功能作用。过去我们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多的是从提高自身办学质量的单一维度去理解,更多注重了培训的内涵,相对忽视了培训的外延。事实上,应训尽训、全员覆盖是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基本要求,是干部教育培训能够服务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基础。各级党校要胸怀“国之大者”、党之大计,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把党校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党的建设全局中来精准定位、科学谋划,紧紧围绕实现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尽好职责、发挥优势。基本培训理念的提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重要论述的有力举措。要通过贯彻落实基本培训,不断拓展培训的内涵和外延,组织受益面更大、体系更全、覆盖更广、质量更高的干部教育培训。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解决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实际问题
在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精准解决实际问题。当前,干部教育培训面临诸多挑战,如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培训形式单一、培训效果难以评估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也制约了干部能力的提升。因此,各级党校必须深入调研,摸清干部的实际需求,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培训内容和方式,确保培训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
首先,要加强对干部需求的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等方式,全面了解干部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惑,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课程。例如,针对基层干部面临的社会治理难题,可以开设专门的社会治理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和实践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进行授课,帮助干部掌握先进的治理理念和方法。同时,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形式,增强培训的互动性和实效性。
其次,要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手段。传统的课堂讲授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干部教育培训的需求。各级党校应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方便干部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此外,还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教学、考察调研等多种形式,增强培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提高干部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最后,要建立健全培训效果评估机制。培训效果的评估不仅是检验培训成效的重要手段,也是改进培训工作的重要依据。各级党校应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考试、考核、评议等多种方式,全面评估干部的学习成果和应用能力。对于评估结果优秀的干部,可以给予表彰奖励,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对于评估结果较差的干部,应及时进行补课和辅导,确保培训效果落到实处。
坚持系统思维,构建科学合理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干部教育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整体上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推进。各级党校要树立系统思维,构建科学合理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确保培训工作的系统性、连续性和有效性。首先,要明确培训目标和任务。根据干部的不同层级和岗位特点,制定差异化、个性化的培训方案,确保培训内容既有普遍性又有针对性。例如,对于高级领导干部,可以重点加强政治理论和宏观政策的学习;对于中层干部,可以重点提升领导能力和管理技能;对于基层干部,可以重点强化业务知识和服务能力。
其次,要优化培训资源配置。各级党校应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形成合力。一方面,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的合作,引进优质师资和先进经验,提升培训的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培训基地和实践教学点,为干部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锻炼平台。同时,还要加大对培训设施的投入,改善培训条件,提高培训环境的舒适度和便捷性。
再次,要完善培训制度和机制。各级党校应建立健全培训管理制度,明确培训的组织、实施、监督、评估等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确保培训工作规范有序。此外,还应建立培训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干部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培训工作。对于培训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要及时整改,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
坚持创新思维,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各级党校要坚持以创新思维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培训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首先,要创新培训理念。各级党校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将干部的成长和发展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鼓励干部持续学习、不断进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其次,要创新培训内容。各级党校应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更新培训内容,确保培训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例如,可以增加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领域的培训内容,帮助干部掌握新技术、新知识,提升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干部的国际视野,通过国际交流和合作,让干部了解世界发展动态,增强对外开放意识。
再次,要创新培训方式。各级党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互联网+培训”新模式,实现培训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例如,可以通过线上直播、远程视频、虚拟仿真等方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干部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此外,还可以通过智能化教学平台,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和学习进度跟踪,提高培训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最后,要创新培训管理。各级党校应建立科学的培训管理体系,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培训过程的全程监控和动态管理。例如,可以通过建立培训档案管理系统,记录干部的学习情况和培训经历,为干部的选拔任用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培训激励机制,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等方式,激发干部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坚持开放思维,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交流合作
在新时代背景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需要更加开放和包容。各级党校应积极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交流合作,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提升培训的国际化水平。首先,要加强国内合作。各级党校应与兄弟院校、研究机构、政府部门等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学术交流、联合培训等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例如,可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干部教育培训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和实践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分享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其次,要加强国际合作。各级党校应积极拓展国际视野,与国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国际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例如,可以通过互派访问学者、联合举办培训班、共同开展科研项目等方式,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提升干部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国际会议、论坛等平台,展示中国干部教育培训的成果和经验,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最后,要加强社会合作。各级党校应主动融入社会,与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建立紧密联系,共同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例如,可以与知名企业合作,开展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培训,帮助干部提升经济管理和市场运作能力。同时,还可以与社会组织合作,开展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方面的培训,增强干部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坚持实践导向,强化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战训练
干部教育培训不仅要注重理论学习,更要注重实践锻炼。各级党校应坚持实践导向,强化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战训练,提升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各级党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训平台,组织干部开展实地考察、现场教学、模拟演练等活动,让干部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例如,可以组织干部到基层一线、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等现场进行观摩学习,了解实际情况,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其次,要加强案例教学。各级党校应精选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评析等方式,引导干部深入思考、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例如,可以选取近年来发生的重大事件、重大决策、重大改革等作为案例,组织干部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干部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进行案例讲解,增强案例教学的权威性和指导性。
再次,要开展专项培训。各级党校应根据干部的实际需求,开展专项培训,提升干部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例如,可以针对特定领域或特定岗位,开展专项技能培训,如财务管理、法律事务、应急管理等,帮助干部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可以通过专项培训,提升干部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危机应对能力,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反应、有效应对。
最后,要强化岗位锻炼。各级党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安排干部到关键岗位、重要部门进行挂职锻炼,让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接受考验、积累经验。例如,可以选派优秀干部到基层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等职务,让他们在基层一线锤炼作风、提升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轮岗交流、跨部门协作等方式,拓宽干部的工作视野,增强干部的综合能力。
总结
总之,干部教育培训是党的事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途径。各级党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战略思维、问题导向、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开放思维、实践导向,不断深化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推动形成培训新格局,打开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通过科学有效的培训,提升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