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合作协同发展构建高水平党校智库
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委党校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以推进“四项工程”为抓手,立体化构建高水平市域党校智库,累计完成国家级课题20项,两年来获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50余人次,校《学报》连续两届入选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为更好地承担浙江省唯一的市域现代化红色学府示范党校建设任务,宁波市委党校努力在展现“重要窗口”作用上担当作为,持续在提高智库建设水平上下功夫,收到了较好成效。
实施“学科强基工程”。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将校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党建研究中心、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共同富裕研究中心、教研咨宣一体化研究中心以及宁波市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六大研究中心”作为党校学科成长的重要基础,其中宁波市党内法规研究中心是今年4月宁波市委党校会同市委办公厅共建的市级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为全市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提供了有效智力支撑。建稳“四梁八柱”之后,党校学科建设环境更加良好。坚持全链服务保障机制,借鉴教学集体备课模式,建立国家课题集中申报论证制度,从选题到申报实行全程辅导、反复打磨、多轮比拼,引导教师精益求精、勇攀高峰,努力做深学术底蕴。202x年,立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立项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重点调研课题3项、在副省级党校中排名并列第一。
实施“开放引智工程”。秉持开放办学的理念,坚持“借船出海”、拓宽发展空间。202x年,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相继同杭州、舟山市委党校携手推进杭甬“双城记”、甬舟一体化,同市人大常委会、市公安局、市中院等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同市发改委构建重大项目跟踪机制,同市综合执法指导办共建宁波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研究中心。今年1月,获批浙江地市党校首个博士后工作站,进一步增强了党校的科研实力和人才吸引力。
实施“成果推广工程”。宁波市委党校注重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决策建议,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通过举办“宁波发展论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讨会”等高端学术交流活动,搭建了与地方政府、企业界及学术界的沟通平台。202x年,共提交各类决策咨询报告50余篇,其中10余篇被省、市领导批示采纳。特别是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基层治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应用。此外,党校还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扩大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力,增强公众对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实施“人才兴校工程”。人才是党校发展的关键。宁波市委党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一方面,通过设立特聘教授岗位、实施“青年英才计划”等方式,引进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另一方面,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和支持他们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党校还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202x年,新增博士生导师2名,引进博士10人,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展望未来,宁波市委党校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党校姓党的原则,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智库建设水平。一是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聚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形成更多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二是继续拓展合作渠道,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集聚更多优质资源,提升智库的国际影响力。三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四是创新成果推广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拓宽传播渠道,提高决策咨询报告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总之,宁波市委党校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作为,努力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通过不断深化“四项工程”的实施,宁波市委党校正逐步成为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党校智库,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