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范文 > 党课: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

党课: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党课: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去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黑龙江、浙江、广西等地考察调研时,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任务。202x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赴黑龙江省考察并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提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202x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概念,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引。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到“发展新质生产力”,体现出党和国家对于新质生产力的高度重视和长远谋划,我们要用系统思维全面理解把握这一新概念蕴含的深邃逻辑,在不同层面采取针对性举措,合力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

  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征服能力,构成了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根基,是推进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为人类社会不断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传统的经济增长依赖大规模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即通过各类经济要素的投入推动发展。与此相对,新质生产力之“新”指向通过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机制等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实现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动力的全面提升。新质生产力不仅关注物质产品的生产,更注重知识、技术、信息等非物质要素的贡献,旨在通过创新驱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创新驱动性。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等多方面的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在新质生产力的框架下,创新不仅限于科技领域,还涵盖了制度、文化、市场等多个维度,通过全方位的创新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 高效低耗性。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更加注重资源利用的高效性和环境友好性。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高效低耗的特点,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有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格局。

  3. 智能化、数字化。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化、数字化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推动了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不仅改变了生产方式,也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模式。

  4. 融合协同性。新质生产力强调各领域、各环节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通过打破行业壁垒,促进跨界合作,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有机衔接,形成更加开放、协同、高效的产业生态。这种融合协同的特点,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二、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意义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一系列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只有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有效破解这些难题,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其次,新质生产力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发展的新要求,我们需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能够提升国内市场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基础。最后,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将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的物质和技术支撑。

  三、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与措施

  为了更好地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加强科技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要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开展协同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同时,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全社会支持创新的良好氛围。

  2.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加快布局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同时,要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 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要素利用效率。要深化市场化改革,完善要素市场配置机制,促进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数据等各类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要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引导更多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领域倾斜,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同时,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和应用。

  4. 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资源。要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吸引和培养一批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人才。要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提升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同时,要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5. 完善政策体系,提供有力保障。要制定和完善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政策体系。要强化政策落实,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四、结语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特征,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断开拓创新,奋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勇毅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