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大家知道,推进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亮点,也是未来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然而,五年前我镇教育一度出现的不健康、不和谐的现象却令人忧虑——地处城边、河边、路边的学校,年轻教师多、骨干教师多、女性教师多,规模性超编但学科不配套,人浮于事可大家都喊累。而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的学校,年轻教师少、骨干教师少、女性教师少,结构性缺编短线学科几乎空白,人少事多牢骚多。究其原因,一是谁都希望在舒适的环境中干轻松的工作、过悠闲的日子,你要让我“舍小家顾大家”、打乱我宁静的生活,休想!二是每年调入的教师大都是进不了县城到城郊,图的就是交通方便、生活安逸,谁要让我上山下乡去“支教”,没门!三是长期工作在边远薄弱学校的教师,意味着多一份寂寞,少一份快乐;多一份付出,少一份回报,意味着拿同样的报酬,承担着不同的压力:来自工作的、生活的、家庭的、社会的……四是写进方案的教师聘任制和挂在嘴边的末位淘汰制,往往让教师诚惶诚恐,无所适从。试想:如果把优质学校的“末位”都“淘汰”到薄弱学校,那么,薄弱岂不更薄弱、“末位”岂不更“末位”了吗?长此以往,势必造成恶性循环,还谈什么均衡发展?五年来,为了均衡发展,我们一直在思索:如何缩小校际间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的差距,让每个学生能够“有学上”?五年来,为了实现公平,我们一直在探索:怎样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特别是教师资源,让每个学生都能“上好学”?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思路,才能有效破解教育均衡发展的难题。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打破“铁饭碗”思维。我们实施了“县管校聘”的管理模式,将教师编制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学校根据实际需求自主招聘教师。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部分学校教师超编的问题,也使得边远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得到了有效补充。同时,我们建立了教师交流轮岗制度,鼓励优秀教师到边远地区支教,对于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政策倾斜和物质奖励,以此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我们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增加教育经费投入,重点用于改善边远薄弱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新建、改扩建校舍,更新教学设备,美化校园环境,逐步缩小了城乡、校际之间的硬件差距。此外,我们还注重信息化建设,推动“互联网+教育”深度融合,利用网络平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让边远地区的学生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再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内涵发展。我们组织专家团队深入边远薄弱学校开展调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举办校长论坛、教师培训等活动,提升校长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的专业能力。同时,我们鼓励学校结合自身特色,开发校本课程,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年来,我镇边远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
最后,加强家校合作,构建良好育人环境。我们认识到,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良好的家校关系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我们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同时,我们还联合社区、企业等社会力量,共同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机会,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我镇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边远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得到加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家长的满意度不断提高。这些变化的背后,凝聚了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在此,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我镇教育事业发展的领导、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我们携手并肩,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