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标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全民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江苏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一级馆数量居全国前列,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建成“省有四馆、市有三馆、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室”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城市社区“15分钟文化圈”乡村“十里文化圈”。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必须积极推进具有江苏特点的文化建设创新实践,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标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全民共享,为全国文化改革发展探索路子、积累经验。
一、高标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全民共享的使命担当
全民共享是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了人民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彰显了人民至上的道德情怀,坚守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全民共享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遵循和深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既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也是享有发展成果的价值主体。全民共享发展理念将人民群众视作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和价值归宿,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最鲜明品格。全民共享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从“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强调“以民为本”的理念。这一理念与当代中国的发展理念相契合,成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全民共享的重要理论支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这一理念,对于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标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全民共享的具体举措
(一)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能
公共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提升服务效能的关键。一是要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保障。各级政府应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二是要科学规划布局,合理配置资源。根据人口分布、地域特点和群众需求,科学规划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三是要加强管理创新,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引入市场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共建格局。同时,建立健全绩效评价体系,定期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进行评估,确保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二)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为此,必须不断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一是要加强原创作品创作,提升文化产品的品质。鼓励和支持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更多反映时代风貌、展现人民精神面貌的优秀作品。二是要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扩大覆盖面。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搭建线上服务平台,让优质文化资源更加便捷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三是要注重特殊群体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针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发适合其特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专业能力
人才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一是要加强培训教育,提升现有队伍的专业素质。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参加业务培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技能。二是要拓宽引才渠道,吸引优秀人才加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改善工作环境等方式,吸引更多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投身公共文化事业。三是要完善激励机制,激发人才活力。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合理设置薪酬待遇,为人才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通过这些措施,逐步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
三、高标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全民共享的长效机制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提供法治保障
法治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一是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责任和义务。通过立法形式,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确保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要加强执法监督,维护法律权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日常监管,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三是要开展普法宣传,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对公共文化服务重要性的认识,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和参与的良好局面。
(二)构建多方参与的合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一是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建立由政府牵头,文化、财政、教育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二是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多元供给。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方式,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形成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共建的新格局。三是要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凝聚共识。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宣传报道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营造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公共文化服务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科技支撑,提升智能化水平
科技进步为公共文化服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是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集信息发布、资源共享、在线互动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文化服务平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二是要推进数字化转型,拓展服务领域。加快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进程,开发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新型服务模式,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追求。三是要注重数据安全,保护用户权益。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确保广大用户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四、高标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全民共享的社会效益
(一)增强文化自信,促进社会和谐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通过高标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全民共享,可以有效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是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享受文化的同时,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二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树立正确价值导向。利用各种载体和形式,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三是要推动文化交流互鉴,增进国际理解。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展示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二)提高公民素质,助力经济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公民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一是要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养。通过举办科普展览、讲座等活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智力支持。二是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依托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劳动者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力。三是要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发文化旅游项目,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高标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全民共享,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高公民素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举措。江苏作为全国文化建设的排头兵,将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实践,努力为全国文化改革发展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