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专门用上午的时间,对几所学校进行了走访调研,实地观看了教育教学环境,并和部分师生作了很好的交流。总体感觉,我们看到了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十几年坚持“大办教育、办大教育”的成就,看到了大家昂扬向上的精气神,让我们很受触动。开展这次调研工作,主要是为了充分了解当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好谋划今后教育事业发展思路,推动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第一,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只能加强、不能弱化。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教育是我市最响亮的城市品牌和最大的发展优势。一是所有的资源都要向教育倾斜。要有“教育品牌”的大格局,强化“对教育再怎么支持都不为过,对教育再怎么投入都不嫌多”的意识,坚持资金优先保障、资源优先配置、项目优先安排,把最好的地段留给学校,把最好的设施配备到学校,把最好的公共服务提供给学校。二是围绕城市发展抓教育。要把教育作为城市发展的牵引,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放在发展教育事业上,把教育打造成城市发展的一张名片。发挥优质教育对人气、商气的吸附作用,辐射带动其他产业融合发展,衍生发展房地产业、生活性服务业等,引进一批总部经济,做大做强城市体量。三是放手让真正懂教育的人抓教育工作。要推进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主体作用,把该管的管住管好、不该管的坚决放开,严格控制针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检查、评估、评价,尽可能把资源配置、教师招聘、经费使用考评管理等放给学校,实现学校的事情学校办。
第二,对教育的质量要求只能提高、不能降低。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也是我们今后教育工作的重点。一是打造具有X市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探索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模式。要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特别是在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方面下功夫,确保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要积极对接国家教育改革方向,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质量的关键,要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一方面,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高水平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更新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提高优秀教师的待遇,吸引和留住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三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推广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同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第三,加快推进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一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要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发展机制,加大对农村和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优化资源配置,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二是关注特殊群体教育。要特别关心残疾儿童、贫困家庭子女等特殊群体的教育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确保他们不因家庭经济状况或其他原因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三是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要坚持公办民办并举的原则,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同时,要加强监管,规范民办教育机构的办学行为,维护良好的教育生态。
第四,强化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教育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和繁荣。一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紧密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要加强校企合作,搭建产学研用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教育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三是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要抓住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机遇,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提升我市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第五,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良好的外部环境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一是加强党的领导。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教育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二是健全教育法律法规体系。要根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不断完善地方性教育法规,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三是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要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四是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树立正确教育观,引导全社会更加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总之,教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各项工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希望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勇于担当、锐意进取,不断开创我市教育事业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