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委书记在思政教育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各位同仁:
上好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环,近年来,我校紧扣“五育”内涵,深挖红色资源,在青年学生心中根植爱党爱国红色种子,用红色资源赋能思政教育,打造思政教育新范式。
一、以“红色+德育”,筑牢立德树人之本
努力打造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孝文化教育等系列品牌活动,推出全国大学生孝文化节,以孝行协会、公益联盟等学生社团为牵引,以孝心班级、孝行基地为载体,以全国50多所高校和单位为辐射点,形成了“孝行”志愿服务品牌,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效应。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还使他们深刻理解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一步坚定了他们的理想信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真正实现知行合一。此外,我们还积极探索利用新媒体技术,如微电影、短视频等形式,丰富德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以“红色+智育”,夯实立德树人基础
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优势,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上持续发力。一方面将红色资源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打造《恰同学少年》《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巡礼》等系列教材,让团干部走进课堂讲授特色课程;另一方面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实践资源,开展四个“第一堂课”活动,即大学第一堂课、开学第一堂课、专业第一堂课和课程第一堂课,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协同效应。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也促进了他们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提升。为了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学校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同时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体验。
三、以“红色+体育”,激活立德树人动能
锚定“身上有劲、脸上有光、眼中有神、自带气质”的培养标准,塑造具有健康体魄和精气神的时代新人。常态化开展“红色+体育”系列活动,如红色主题长跑、篮球友谊赛等,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又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学校还特别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和工作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技巧,促进其全面发展。此外,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体育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服务社会的平台。
四、以“红色+美育”,丰富立德树人内涵
美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在美育工作中,坚持以红色文化为核心,通过艺术展览、音乐会、戏剧表演等多种形式,将红色文化融入美育课程,引导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每年举办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不仅展示了学生的才艺,也成为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舞台。我们还邀请知名艺术家和学者来校讲座,分享他们的创作经历和对红色文化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得到了显著提升,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心灵深处种下了爱党爱国的种子。
五、以“红色+劳动教育”,强化立德树人实践
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劳动观、形成良好劳动习惯的有效途径。我校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将其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设立劳动课程、组织劳动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劳动的价值。例如,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农村、社区等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助老助残等公益项目,既锻炼了学生的劳动技能,又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此外,学校还倡导学生参与校园绿化美化、教室清洁等日常劳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六、构建“红色+”全方位育人体系
为了更好地发挥红色资源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我校着力构建“红色+”全方位育人体系,将红色文化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从新生入学教育到毕业离校,从课堂教学到课外活动,从校园文化建设到社会实践,每一个环节都渗透着红色元素。我们还建立了红色教育资源库,收集整理了大量红色文化资料,为师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学校注重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开展主题党日、党员先锋岗等活动,激励广大教师争做红色基因的传播者和践行者。此外,学校还积极拓展校外合作渠道,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总之,我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不断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方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红色+”育人模式,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