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组研讨发言】优化高校思政教育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乡村振兴是当代中国乡村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推进离不开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双过硬的专业人才的支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一批具有大国“三农”情怀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优化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思政教育创新培养体系,提出针对性的施策方针。当下,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抽象、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固化等现实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构建思政教育创新培养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提出针对性施策方针迫在眉睫。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应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平台和机会,引导学生参与到乡村基层活动中,在实地实践中将学习的思政教育内容应用于实践。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性内容的深入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重视思政教程的编制。当前的思政教材内容更多的是对思政教育内容的基础整理和罗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乏味、难消化等现象。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重视思政教材的编制对构建思政教育创新培养体系至关重要。对于部分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应在教材中增加解释说明部分;针对关于乡村振兴方面的政策性内容,可以在教材中增添详细解读内容。
进一步深化思政教育与乡村振兴的融合,还需要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探索更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和手段。首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构建智慧化思政教育平台。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学习方案,从而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乡村生活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乡村的发展变化,加深他们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和认同。此外,通过在线课程、远程教育等方式,打破地域限制,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接触到优质的思政教育资源,特别是偏远地区的高校,这样可以有效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其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教师是思政教育的关键执行者,他们的思想水平、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思政教育的效果。因此,高校应当加大对思政教师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他们参加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和专业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鼓励和支持思政教师深入农村一线,了解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此外,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一批优秀的人才从事思政教育工作,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思政教师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再次,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传统的思政教育评价体系往往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考核。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应当改革和完善现有的评价体系,引入更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如社会实践表现、志愿服务经历、创新创业成果等,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通过这样的评价体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这样的评价体系也有助于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为乡村振兴输送更多高质量的人才资源。
最后,加强校企合作,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乡村振兴不仅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支持,也需要强大的产业支撑。高校应当积极寻求与农业企业、科技公司、社会组织等的合作,共同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训机会和就业岗位。通过这样的合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还能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高校还可以借助企业的力量,开展针对乡村发展需求的科研项目和技术服务,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此外,通过校企合作,还可以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良性互动,共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优化高校思政教育,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入手,综合施策。高校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不断深化思政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出一批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在这个过程中,高校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时代新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