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村医生”成为有吸引力的工作解决村医结构性短缺困境,让年轻村医能够留得住,不仅要打“直球”,还要打好“曲线球”,多角度统筹考虑,多举措切实缓解村医工作压力,提升村医工作幸福感。近日据《半月谈》报道,贵州省部分村医面临工作任务繁重、待遇保障较弱等情况,当地村医人才青黄不接。有村医坚守26年,每天24小时待班,村民随叫随到,一年约接待村民1万人次;也有刚毕业3年的村医考虑拿到执业医师资格证,积累了一定临床经验后,就离开村医岗位。老村医工作负担大、年轻村医缺乏动力留不下,反映了当前村医群体面临的结构性短缺困境。村医是农村居民的健康“守门人”,就近求医问诊是群众最直接现实的民生诉求之一。在过去村医还被称作“赤脚医生”的时候,就是这个“半农半医”的群体在极其简陋的医疗条件下为农民解除病痛。如今,医疗卫生队伍不断壮大,越来越专业化、规范化,但村医老龄化、后继乏人的问题却普遍存在。《半月谈》报道提到一组数据,贵州某县在岗村医159名,其中40岁以上的118名,超过全县村医总数的74%,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全国村医年龄结构的现状。这些愿意留在村里的老村医,大多是土生土长的村里人,是由过去的“赤脚医生”或其后代来担任的,即便待遇保障较弱,但出于对家乡和对职业的情感因素,一般不会轻易离开乡村。而年轻村医大多是专业院校的毕业生,他们通过参加考试或招聘进入这一群体。
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系统性地解决问题。首先,加强村医队伍建设,提高村医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吸引力,是解决村医结构性短缺问题的关键。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村医的支持力度,包括但不限于提供更为优厚的薪酬待遇、改善工作条件、增加职业发展机会等。例如,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奖励长期服务乡村的优秀村医,同时为新入职的年轻村医提供住房补贴、继续教育机会等福利,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此外,还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村医技能培训班,提升村医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使他们在医疗技术上保持与时代同步,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居民。
其次,优化村医的工作环境,减少不必要的行政负担,也是留住年轻村医的重要措施。目前,许多村医除了日常的诊疗工作外,还需要承担大量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如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病随访、疫苗接种等,这些工作虽然重要,但也占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影响了村医的主要职责——为村民提供医疗服务。因此,政府可以考虑通过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协助村医完成一些非核心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让他们能够更加专注于医疗业务,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也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减少重复劳动,提高村医的工作效率。
再次,建立健全村医的激励机制,激发村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方面,可以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将村医的工作表现与其收入挂钩,对于表现优秀的村医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如评选“最美村医”、“优秀村医”等,树立典型,弘扬正能量。另一方面,可以探索建立村医职称晋升制度,为村医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例如,可以设置初级、中级、高级村医等不同等级,通过考试或评审的方式进行评定,鼓励村医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此外,还可以为村医提供更多的外出学习交流机会,让他们有机会接触更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理念,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最后,加强村医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解除村医的后顾之忧。目前,许多地方的村医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缺乏稳定的养老、医疗保险等,这不仅影响了村医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他们的职业稳定性。为此,政府应加大对村医社会保障的投入,逐步提高村医的养老、医疗保险等待遇,确保他们在退休后能够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同时,还可以探索建立村医职业风险基金,为村医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意外伤害或医疗纠纷提供经济补偿,降低他们的职业风险,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总之,解决村医结构性短缺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村医自身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多方面的综合施策,才能真正让“乡村医生”成为一份有吸引力的工作,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投身于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并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让每一个农村居民都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共同创造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