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做法:整合四类资源赋能强村富民
近年来,县聚焦“强村富民”三年行动目标任务,整合基层组织、闲置资产、人才资源和市场主体等四类资源,推动集体经济和人民群众双增收。目前,全县363个村集体经济均有收益。其中经营性收入35万元以上或集体经济收益15万元以上154个,占比42.42%。
一、组织领航推动,强示范引力
一是典型示范树标杆。采取县级系统谋划、基层组织示范引领、党员群众合力攻坚的工作思路,推动集体经济和群众双向提升,县委主要领导带队开展集体经济现场观摩、擂台比武、述职评议等6次,全县选取产业发展好、党组织活力强的141个行政村,聚力打造为“两强两富”示范村,并制定“一镇一案”和“一村一策”工作方案,明确由1名乡镇(街道)班子成员领衔推进,示范带动全县集体经济协同发展。
二是项目整合注活力。县级统筹项目安排、资金分配和资产管理,形成部门协调、乡抓落实、项目到村、扶持到户的联动机制,推动各项政策资源向村集体经济倾斜。202x年向村级集体经济重点安排产业发展项目15个1500万元,2个专项以工代赈资金支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三是产业支撑提效力。按照“支部主导、书记主抓、党员主干、群众主动”的工作思路,由党支部带头引领村“两委”和党员群众规划发展茶叶、食用菌、生态畜牧、果蔬等村集体经济项目。通过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农民在产业链中获得稳定收益。同时,积极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例如,某村通过引进先进的茶叶种植技术,不仅提高了茶叶产量,还提升了茶叶品质,使该村茶叶成为市场上炙手可热的优质产品,带动了全村经济的发展。
二、盘活闲置资产,增发展动力
一是全面摸底清查。县农业农村局牵头,联合各乡镇(街道)对全县范围内所有农村闲置资产进行全面摸底清查,建立详细的台账,确保底数清、情况明。通过走访调研,发现许多村庄存在大量闲置的土地、房屋、机械设备等资源,这些资源若能有效利用,将极大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是科学规划利用。针对不同类型的闲置资产,制定科学合理的利用方案。对于闲置土地,鼓励村民和村集体合作开发农业项目,如建设蔬菜大棚、果园等;对于闲置房屋,可以改造为民宿、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对于闲置机械设备,可以通过租赁或合作的方式,用于农业生产或其他经营活动。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利用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闲置资产的价值。
三是创新合作模式。探索多种合作模式,如“村企合作”、“村社合作”等,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闲置资产的开发利用。例如,某村与一家旅游公司合作,将闲置的老旧房屋改造成特色民宿,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还带动了周边餐饮、土特产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汇聚人才资源,添智力引擎
一是加强人才培养。县人社局和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开展各类培训活动,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通过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创业培训班、电商培训班等,帮助农民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同时,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青年等优秀人才扎根农村,为农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二是引进外部人才。积极对接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引进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的专业人才,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例如,某村与某农业大学合作,聘请了一批农业专家担任技术顾问,指导村民进行科学种植和养殖,显著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此外,还通过举办“乡村振兴论坛”等活动,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村交流,分享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开阔村民的视野。
三是优化人才环境。完善人才政策,为各类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例如,为引进的人才提供住房补贴、子女教育等优惠政策,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建立健全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一系列措施,营造了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吸引了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农村建设。
四、激活市场主体,促合作共赢
一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例如,某村成立了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全村的耕地集中起来,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合作社还与大型超市、电商平台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拓宽了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二是搭建平台促进合作。县政府搭建了多个平台,促进各类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流合作。例如,成立了“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电商培训、产品推广、物流配送等一站式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对接市场。此外,还定期举办“农产品交易会”、“农业博览会”等活动,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促进了信息共享和资源互补。
三是创新金融支持。积极引入金融机构,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例如,与某商业银行合作,推出了一系列针对农村小微企业的贷款产品,解决了农民融资难的问题。同时,还设立了“农村产业发展基金”,为有潜力的农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通过金融支持,增强了农村经济的内生动力,促进了农村产业的健康发展。
五、总结经验,持续发力
近年来,县通过整合基层组织、闲置资产、人才资源和市场主体等四类资源,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363个村集体经济均有收益,其中154个村的经营性收入达到35万元以上或集体经济收益达到15万元以上,占比42.42%。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担当,不断巩固和扩大现有成果。一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人才落户农村,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不懈努力,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强村富民”的目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