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范文 > 某县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实施方案 >

某县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实施方案

  201x年以来,全县贫困人口由X户、X人减少到X户、X人,X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达到脱贫“摘帽”标准。为了贯彻落实好《X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巩固脱贫成果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确保脱贫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以及县委X届X次全会精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坚持扶持政策不减、工作力度不减、资金投入不减、帮扶力量不减、督查考核不减的原则,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脱贫质量放在首位,以产业就业扶贫增收入、以保障性政策落实减支出、以扶志扶智强后劲、以建好用好基础设施稳支撑、以持续做好帮扶助发展,建立防返贫机制,做好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达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不断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目标任务。202x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X元左右,稳定解决住房、饮水安全问题,义务教育阶段无因贫失学、辍学学生,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贫困村基础公共设施管理规范、良性运行,人居环境干净整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二、抓好产业、就业、资产收益扶贫,增加收入

  坚持多措并举,增加产业性收入。围绕林果、棚栽、养殖三大主导产业,结合产业发展类型,深入实施农业产业提升工程,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强化技术服务,为贫困户配齐产业发展指导员,及时解决技术帮扶“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推广“期货+保险”模式,加强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后整理政策扶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贫困户在全产业链增加收入。着力解决脱贫户长效产业发展的难题,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强对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宣传,提升产品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确保贫困户的劳动成果能够转化为实际经济收益。

  2. 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工资性收入。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贫困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和就业率。鼓励和支持本地企业优先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对吸纳贫困劳动力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奖励。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劳动力。对于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提供交通补贴、稳岗补贴等政策支持,降低其就业成本,提高就业稳定性。此外,探索建立“互联网+就业”新模式,利用网络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开展线上职业培训,帮助更多贫困劳动力实现远程就业。

  3. 创新资产收益方式,增加财产性收入。积极探索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让贫困群众从土地等资源中获得稳定的收益。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贫困村成立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整合村集体资产和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特色种养等项目,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惠及全体村民。同时,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贫困村产业发展,通过入股分红、利润分成等方式,使贫困群众能够分享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在资产收益扶贫过程中,注重保护贫困群众的合法权益,确保收益分配公平合理,避免出现“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现象。

  三、强化社会保障,减少支出

  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减轻医疗负担。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报销比例,扩大报销范围,确保贫困群众能够享受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加大对大病保险的支持力度,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限额,减轻贫困家庭的大病医疗负担。建立和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对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给予医疗费用补助,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工作,提高贫困群众的健康意识,减少疾病发生率,从根本上降低医疗支出。

  2. 加强教育保障,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确保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免除贫困家庭学生的学杂费、书本费等费用,发放生活补助,减轻家庭经济压力。加大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力度,提高贫困家庭子女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帮助他们顺利融入社会。同时,加强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心理辅导和情感关怀,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成为有用之才。

  3. 强化住房安全保障,改善居住条件。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确保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能住上安全、舒适的住房。对于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帮助他们进行房屋修缮或重建。同时,加强农村住房建设规划和管理,提高房屋建设质量,延长使用寿命,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在改善住房条件的同时,注重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厕所革命、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交通设施建设,打通发展瓶颈。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完善路网布局,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对于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优先安排交通项目,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同时,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确保道路畅通无阻,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交通保障。此外,积极探索“交通+旅游”、“交通+电商”等融合发展模式,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

  2. 提升水利设施水平,保障生产生活用水。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高灌溉效率,保证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确保农村居民能够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对于干旱缺水地区,采取打井、引水等措施,解决群众饮水困难问题。同时,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3. 推进电力通信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满足农村生产和生活的用电需求。加强农村通信网络建设,扩大网络覆盖面,提高网络速度,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对于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优先安排电力通信项目,解决群众用电难、上网难的问题。同时,积极探索“互联网+”应用,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五、深化社会帮扶,形成强大合力

  强化定点帮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作用,积极开展定点帮扶工作。根据被帮扶对象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提供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的援助。同时,加强帮扶工作管理,定期检查评估帮扶效果,确保帮扶措施落到实处。通过定点帮扶,树立典型,推广经验,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激发社会力量,汇聚爱心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的良好氛围。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慈善机构和个人开展公益活动,为贫困群众提供多种形式的帮助。同时,加强对社会帮扶工作的宣传报道,展示帮扶成效,弘扬正能量,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3. 发挥市场机制,促进互利共赢。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脱贫攻坚工作。鼓励企业通过投资兴业、吸纳就业、采购产品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发展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确保企业和贫困群众双方受益,实现互利共赢。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激发贫困地区的发展活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六、建立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成果

  建立监测预警机制,防范返贫风险。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预警机制,定期对已脱贫人口进行跟踪回访,及时发现潜在的返贫风险。对于存在返贫风险的群体,提前介入,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防止其再次陷入贫困。同时,加强数据信息共享和分析利用,提高监测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确保返贫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2.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保持政策连续性。在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各项扶贫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已脱贫人口能够持续享受政策红利。对于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继续提供产业、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持,帮助他们巩固脱贫成果,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优化相关政策,确保政策更加精准有效,更好地服务于贫困群众。

  3.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现长远发展。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统筹推进乡村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社会治理等工作,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村治理能力和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同时,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贫困地区实现长远发展,确保脱贫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

  总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有效的举措,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