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XX县XX村是新一轮省级经济薄弱村。全村现有土地面积约4500亩,其中耕地面积2925亩,主要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为主。全村下辖6个村民小组,共有638户2668人,现有党员56名。全村70%以上的青壮劳动力常年外出打工,近1800名留守人口中,老人、小孩占了大多数,约1200人,约占留守人口的67%。村两委班子现有成员6名,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零,整体基础非常薄弱。新一轮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共100户(五保户5户,低保户41户,一般贫困户54户),共257人,其中,有部分劳动能力的有55户97人,无劳动能力的有29户49人,因病致贫的有28户65人,因残致贫的有5户20人。201x年脱贫31户69人,新增3户14人。近年来,XX村在脱贫致富进程中不断创新举措,突出产业扶贫、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在产业链、产业带、产业园上做文章,坚持先易后难,以点带面,上下联动的思路,推进精准扶贫,一个水清绿映、整洁美观、充满现代气息的新XX展现在人们面前。
二、帮扶措施
1、做细基层文章,加快融合发展。推动脱贫致富,人是关键。XX村为此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在扶贫过程中,让贫困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帮扶方式。精准扶贫“一个都不能少”,突破在对象到“点”。通过细致梳理,该村确定了因病、因残、因灾、缺土地、缺技术、缺资金、交通落后等12种致贫原因,并为贫困村和贫困户建档立卡。精准扶贫从“输血”变为“造血”,从“短期治标”转向“长效治本”,形成推动精准扶贫发展的内生动力,从而实现产业精准、项目精准、受益者精准,建立产业精准扶贫长效机制。
减贫脱贫,关......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