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我们必须完成的新时代答卷。振兴乡村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历史性的伟大系统工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的总部署,我们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层次、多领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发现了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现汇报如下:
一、问题分析
1. 农业生产中农民劳动强度大
以某乡农业生产现状为例,全乡需要除险加固的小坝塘共xx座,目前已完成xx座,还有xx座因缺乏建设资金未能完工。农业科技投入不足,部分村庄由于地势险要、沟壑纵横,机耕道路和农业灌溉水利系统的资金投入大、建设不足,导致全乡大部分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率仅为xx%左右,水利化程度也仅为xx%左右。许多群众在农业生产中仍采用“人背马驼”、“牛耕人作”、“靠天汲灌”的落后生产方式,这不仅增加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也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
2. 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生产程度低
全乡各村普遍存在“划田埂而种”的现象,农户各自耕作承包的小块农田,导致土地经营分散、闲置,土地产出率较低。此外,多数群众在农业生产经营项目和生产内容上缺乏科学规划和市场调研,不能根据市场需求规模化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跟风种植、盲目生产的现象较为突出。例如,西兰花在xx年的市场均价为xx元,而今年的均价普遍仅为xx元,高幅价差往往导致菜贱伤农、高质低价的恶性后果。
3. 农村生态安全隐患重重
首先是土地利用过度,轮作不足。截至xx年末,该乡共有耕地xx亩,然而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xx亩,农作物复种指数高达xx%。烤烟—蔬菜—烤烟的连续种植模式没有间歇和轮作休养,这种恶性循环的农业生产模式过度透支了土地的承载力,加剧了土壤退化和生态破坏。其次,农村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大量生活垃圾随意堆放,污染了农村环境,影响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此外,农村水资源保护意识薄弱,乱排乱放现象严重,导致水体污染,影响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议与对策
1.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是对机耕道路、农业灌溉水利系统的建设。通过财政补贴、政策支持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率和水利化程度,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2. 推动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支持土地流转,鼓励农民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经营。同时,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种植水平,帮助他们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避免盲目跟风种植,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完善农村垃圾处理设施,推广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加强农村水资源保护,严禁乱排乱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开展生态修复工程,恢复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确保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农民共同努力。通过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推动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措施,我们可以逐步解决当前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