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组部部长陈希同志说:“组工干部必须做党性最强的干部”。何谓党性?用陈希同志的话说,就是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而毫无半点私心。怎样才能成为“党性最强的干部”?在掀起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的今天,在杨善洲同志的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党性最强的干部”。一是学习杨善洲舍小家顾大家的忘我精神。作为组工干部,常年累月的加班加点,难免对家庭孩子照顾少,这时候,请不要有怨言,因为你是组工干部,你就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青春和岁月,因为你的付出,选拔出了更多党的好干部,为千万小家谋取了更多幸福;因为你的付出,让党员干部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因为你的付出,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走上领导岗位,为社会创造了更多财富。你看,如果选拔出的干部都能像杨善洲同志一样做到党性最强,那百姓是不是会过得更幸福呢?陡坡村大柳水自然村的村民,不正是因为有了杨善洲,生活过得更加幸福吗?杨善洲同志,不正是用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让大多数人过得更幸福了吗?二是学习杨善洲坚守信念始终如一。什么是信念?我认为,按照正确的政治路线方向,一切为了人民,那就是信念!组工干部的信念就是要为百姓选拔出优秀的领导干部,为百姓谋福祉。杨善洲同志坚守自己的信念,走上了大亮山,开始了20年如一日的艰难历程,是什么样的意志支持着一个70多岁的老人,我想就是信念,是承诺,是他一生不变的为民情怀,绿染大亮山,点亮了人民群众幸福的明灯。我们要学习杨善洲同志一心为民,坚守信念的良好品质,用他们的行动路线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选拔出更多能像杨善洲同志一样的好干部,带领人民走上更加富裕的生活道路。三是学习杨善洲永不退休的高贵品质。应该说大多数党员干部,退了休,都会选择如何把晚年生活过好,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我们的杨善洲同志,却选择了不一样的道路,他的这条道路,充满了艰辛,正是这种精神,使他在退休后仍能继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余热。
四是学习杨善洲同志的清廉自律,保持高尚情操。杨善洲同志一生清正廉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从不以权谋私,从不搞特殊化。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两袖清风来去”。作为组工干部,我们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在工作上严格遵守组织纪律,更要注重个人品德修养,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在面对各种诱惑时,能够坚守原则,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更好地履行好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组工干部更要时刻警醒自己,坚持党性原则,保持清正廉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心中的好干部。
五是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创新精神,不断探索工作新思路。杨善洲同志在担任保山地委书记期间,面对当地经济发展滞后、农民生活贫困的现状,他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他带领干部群众植树造林,发展绿色经济,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这种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组工干部深思和学习。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同样需要这种创新精神,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尝试,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新路子,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六是学习杨善洲同志的群众观点,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杨善洲同志始终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他经常深入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倾听群众的心声,了解群众的需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他常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对人民深厚的感情。作为组工干部,我们要深刻理解并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在日常工作中,要多到基层调研,多听取群众意见,多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七是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奉献精神,甘于奉献、乐于奉献。杨善洲同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心系群众、牵挂百姓。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作为组工干部,我们要以杨善洲同志为标杆,自觉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大局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总之,通过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我们不仅学到了一种精神,更收获了一种力量。这种精神和力量将激励我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让我们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