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反映领导干部的作风。然而,一些领导干部在抓落实时,走不出“以文电落实文电、以会议落实会议”的怪圈,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里“运筹帷幄”……如此种种,影响了落实的效果。我认为,要让“落实”真正落到实处,领导干部应变“抓落实”为“去落实”。要带头“去落实”。领导干部作为“领头雁”,除了“坐镇指挥”外,还应“脱鞋下田”弯腰干,带领部署跟着干。带头“去落实”,关键在带头,核心是“去落实”。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既要当决策者,又要当落实者;既要当理论家,又要当实干家;既要当指导者,又要当执行者;既深入研究、科学决策,开好“去落实”的头,又末端掌控,收好“去落实”的尾。
要“身入”基层“去落实”。落实不悬空,最有力最有效的方法是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去落实”。到实地、察实情,全面掌握基层落实的进度和难度;出实招、求实效,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指导和帮助基层抓落实。因此,领导干部要打破靠签文电、开协调会、派工作组的常规落实方式,走出办公室,沉下去,踩到底。要“去落实”难落实的事。现实中有很多难落实的事,比如工作上多年未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作风上久治不愈的顽症等等。领导干部应把“去落实”的重心和着力点放在解决这些难落实的事上。领导干部应把亲自上阵,盯着不落实的事、抓住不落实的人,较真碰硬,攻坚破难,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此外,领导干部“去落实”还要注重方法与策略的创新。面对新时代的新任务新挑战,传统的落实方式已难以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领导干部应当不断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结合实际,探索更加科学、高效的落实方法。比如,可以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工作的精准度和效率;可以通过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激励干部主动作为;还可以通过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了解民意,汇聚民智,形成推动落实的强大合力。只有不断创新方法,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工作的活力和动力。
同时,领导干部“去落实”还需注重培养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一方面,要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专业能力,特别是对分管领域内的专业知识要有深入了解,能够熟练运用相关政策法规指导实践。此外,还要注重锻炼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冷静分析、科学判断,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提升,不仅有助于提高个人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更能在团队中起到表率作用,带动整个团队共同进步。
在推进“去落实”的过程中,领导干部还应注重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每一次成功的落实都是对工作方法的一次检验,每一次失败的尝试也是对未来改进的一次积累。因此,领导干部在“去落实”时,不仅要注重眼前的效果,更要着眼长远的发展,通过不断反思和总结,逐步形成一套符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的落实机制。这不仅是对当前工作的负责,更是对未来发展的负责。
最后,领导干部“去落实”还需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个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对于推动落实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领导干部应当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同时,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即使在探索中出现失误也能得到宽容和理解,从而激发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去落实”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和制度支撑。
总之,“去落实”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领导干部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施策。只有将“去落实”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才能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级领导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