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态文明实践与思政教育融合育人模式探索——以高校学生环保社团为例
生态文明实践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思政教育的重要举措,促进了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发挥了重要的育人功能。其中,高校学生环保社团是组织大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平台,是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提高生态文明素养的重要载体,在组织和参与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育人的经验。本文从高校学生环保社团出发,以“绿色生态实践,红色团旗引领”为思路,通过生态文明实践凝聚青年力量,社团团支部建设引领青年思想,探索“一个中心、双线融合、主体协同、四位一体、五项保障”的生态文明实践与思政融合育人模式,助推生态文明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落地落实。
一、生态文明实践与思政教育融合育人模式的内涵
坚持一个中心,融合教育目标。 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以培养青年学生能担当肯奋斗的社会责任感、时代使命感和提升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生态文明素养为目标,培育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新人。双线同步提升,搭建教育平台。成立社团团支部,实行社团和社团团支部一体化建设。一方面在社会实践和环保志愿服务中宣传、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另一方面通过社团团支部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搭建生态文明教育与思政教育的互动平台,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
二、生态文明实践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具体路径
生态文明实践项目化管理
为了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实践与思政教育的融合,高校学生环保社团可以采用项目化管理模式。首先,社团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和需求,设立多个生态文明实践项目,如“绿色校园”、“垃圾分类”、“环保宣讲”等。每个项目由专门的项目小组负责,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小组成员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环保知识,还需要接受系统的思政教育,以便在实践中更好地传播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其次,项目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详细的计划制定、资源调配、活动组织和效果评估。这些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通过项目化管理,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成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生态文明素养的新时代青年。
2. 社团团支部建设与思政教育结合
社团团支部是高校学生环保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实践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关键力量。社团团支部应充分发挥其政治引领作用,通过定期开展主题团日活动、理论学习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在实践中更加自觉地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此外,社团团支部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环保志愿服务、社区环保宣传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意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还能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3. 建立多主体协同机制
生态文明实践与思政教育的融合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高校应建立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主体协同机制,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实践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和思政教育,将其纳入学校发展规划,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教师应积极参与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生态文明素养。社会各界应积极支持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提供实践基地和技术支持,共同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氛围。
4. 构建四位一体的育人体系
为了更好地实现生态文明实践与思政教育的融合,高校应构建四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即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和网络平台四位一体。课堂教学是生态文明教育和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应将生态文明理念和思政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生态文明和思政教育。社会实践是生态文明教育和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生态文明实践活动,通过亲身经历感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校园文化是生态文明教育和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应通过举办各类生态文明主题的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生态文明氛围。网络平台是生态文明教育和思政教育的重要补充,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开设生态文明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在线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5. 完善五项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生态文明实践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高校应完善五项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生态文明教育和思政教育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二是加大经费投入,为生态文明教育和思政教育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三是优化师资队伍,选拔一批具有较高生态文明素养和思政教育水平的教师,承担生态文明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教学任务。四是健全制度机制,制定生态文明教育和思政教育的相关制度和标准,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五是强化考核评价,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对各项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三、生态文明实践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成效与展望
成效显著
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高校学生环保社团在生态文明实践与思政教育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思想政治素养得到了明显提升。许多学生通过参与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不仅掌握了环保知识,还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和思政教育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通过项目化管理和多主体协同机制,生态文明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增强。最后,高校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更加紧密。许多企业、社区和政府部门积极参与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资源和支持,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机制。
2. 展望未来
虽然高校学生环保社团在生态文明实践与思政教育融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部分学生对生态文明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入,参与度不高;部分教师在生态文明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方面缺乏经验和方法;部分高校在经费投入和制度建设方面仍存在不足。为此,高校应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式,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实践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水平。
未来,高校学生环保社团将继续以“绿色生态实践,红色团旗引领”为思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不断探索生态文明实践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新路径、新方法,努力培养更多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生态文明素养的新时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总之,生态文明实践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文明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培养出更多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生态文明素养的新时代青年,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