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新时代大学生对网红现象的认知调查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深入调查新时代大学生对网红现象的认知情况,归纳总结对网红现象的认知特点。并从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氛围、充分利用正能量网红资源开展价值观教育、培养校内网红增强校园文化影响力等方面,提出新时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行路径。随着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自媒体迅速兴起,网络媒体人利用新技术释放的话语权不断扩大自身影响力,甚至形成了专门的MCN机构(Multi-Channel Network),实现规模化运营,从而谋取经济利益。近年来,抖音、小红书、B站、微信等内容分发平台逐步占据大学生群体的信息接收渠道,网络红人、网红事件长期占据各大平台的头部流量。大学生对网红的选择与自身价值取向有关,而网红现象又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一定影响。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对象,其价值观是培养的核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1]如何在新时代帮助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新时代大学生对网红现象的认知情况采取网络问卷和深度访谈的方式,对广西几所全日制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全面调研。
此次调研覆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学生,旨在全面了解新时代大学生对网红现象的态度和看法。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于网红现象持有较为开放和理性的态度。他们认为,网红作为一种新兴的职业形态,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能够为社会带来正面的影响。然而,也有部分学生表达了对某些网红行为的担忧,认为一些网红为了追求流量和关注度,不惜牺牲道德底线,传播不良信息,误导青少年的价值观。这些负面现象不仅损害了网红行业的形象,也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利影响。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对网红现象的认知与其个人经历、家庭背景、教育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例如,来自城市的学生相较于农村学生,对网红现象的接受度更高,更愿意尝试通过网络平台表达自我;而文科专业的学生则比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更加关注网红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此外,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也有重要影响。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的文化氛围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对网红现象的看法。
针对上述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以帮助新时代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网红现象,促进其健康成长:
首先,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高校应加强对校园文化的建设,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讲座、论坛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学校可以邀请具有正能量的网红走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和成功经验,激励学生积极向上,追求卓越。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其次,充分利用正能量网红资源开展价值观教育。高校可以与知名的正能量网红合作,共同开发系列课程或专题讲座,将网红的成功案例融入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受到启发。例如,可以邀请在科技、文化、公益等领域有所成就的网红,分享他们在各自领域的探索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大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再次,培养校内网红增强校园文化影响力。高校可以通过选拔和培训,发掘和培养一批具有正能量的校内网红,让他们成为校园文化的传播者和引领者。这些校内网红可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正能量的内容,如学习心得、生活感悟、校园故事等,传递积极向上的信息,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学校还可以为校内网红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如技术培训、内容策划等,帮助他们提高创作水平,扩大影响力。
最后,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学生理性看待网红现象。高校应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网络基本知识,提高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同时,学校还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倡导文明上网、理性追星,避免盲目跟风和过度消费。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增强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新时代大学生对网红现象的认知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需要高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通过多方面的举措,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大学生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这一过程中,高校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应当积极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同时,家庭和社会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相信新时代大学生一定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坚定理想信念,明确人生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