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委宣传部长中心组研讨发言】深刻把握“七个着力”的科学内涵
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的重大要求。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要深刻认识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七个着力”的科学内涵,真正把握其中蕴含的精神实质,展现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气象新作为。
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高校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思想、党管文化,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营造昂扬向上的宣传思想文化环境,确保宣传有声音、思政能育人、文化出精品,确保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做到让党和国家放心,让人民满意。为此,高校应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各部门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的工作格局。同时,通过定期开展理论学习、专题培训等方式,提升全体教职工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高校得到全面贯彻执行。
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校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必须进一步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要构建“党委领导,宣传主抓,部门协同,全员有责”的意识形态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中心工作,最大限度地引导广大师生满怀激情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具体而言,高校应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和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增强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讲座、组织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高尚道德情操的时代新人。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贯穿到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体现在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全过程,以榜样力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充分发挥其引领师生的作用,真正产出更多传递正能量的文化作品。高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专业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此外,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着力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社会进步的思想库,应当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打造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闻舆论平台,为社会提供权威、准确的信息服务。同时,高校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为此,高校可以开设新闻传播类课程,邀请行业专家进校讲学,组织学生参与新闻采编实践,全面提升他们的新闻传播能力。此外,高校还应加强与主流媒体的合作,共同推出高质量的新闻产品,扩大高校在社会舆论场中的影响力。
着力加强网络空间治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应当高度重视网络空间治理,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为此,高校应建立健全网络管理制度,规范网络行为,打击网络谣言和不良信息,维护网络秩序。同时,高校还应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引导他们文明上网、理性表达。此外,高校还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活动,丰富师生的网络生活,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着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高校作为文化创新的重要力量,应当积极参与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为此,高校应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学科建设,提升科研水平,为文化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同时,高校还应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等单位的合作,共同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此外,高校还应注重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为此,高校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高校还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高校还应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总之,“七个着力”为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高校应深刻领会“七个着力”的精神实质,紧密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开创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