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路径思考
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昂扬向上、生命充实、身心安顿的现实存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观察、分析并反思精神家园建设时,要着眼共性,从文明的角度,反思各民族共同面临的精神层面的问题症候,做好诊断与应对。文明与文化看似一样,实有不同。文化与传统相连,侧重差异,通过表现得不一样,才能呈现出文化特色之所在;文明与未来相连,侧重共性,通过反思共同面临的问题来追求进步,才能实现更高程度的文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关系: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现代化的发展不是以现代取缔传统,而是传统不断转化以适用和支撑现代社会的过程,拒绝历史、放弃传统、拥抱流行,就容易变得肤浅与浮泛。但是试图复古传统、照搬传统伦理纲常也不能解决现代人的问题。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有着深层次的哲学、思想、文明底蕴做支撑,但在现实中一定是落脚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共同性层面,能够让各族群众愉快舒适地共同生活在一起。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各族人民的生命意义问题,离不开物质经济基础,但更重要的还是要依靠社会文化生活的方式来解决。
在处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时,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到,物质生活的丰富与精神生活的充实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物质条件的改善为精神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另一方面,精神文化的繁荣又能够反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升社会的整体......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