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四个方面关系提高干部培训质效
开展基本培训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的具体举措,是深化党校教育规律研究和认识的生动实践,是破解制约党校(行政学院)高质量发展瓶颈的关键一招。以基本培训理念为指导,强化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把准做实开展基本培训的内涵要义和实践要求,聚焦主业主责狠抓最基本的培训任务,是新征程上推动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开展基本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开展基本培训的实际质效,应当重点把握以下四个方面关系。
“主干”与“枝叶”的关系
提升基本培训质量,前提是强化系统思维,立足各级党校职责定位,科学界定党校培训的“主干”与“枝叶”,理解把握基本培训和其他各类培训的辩证统一关系。基本培训好比主干,其他各类培训好比枝叶,主干和枝叶共荣共生,“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一是准确把握基本培训的主体地位。基本培训,顾名思义就是基本性、基础性、基调性的培训任务。开展基本培训,是党校培训工作的主体组成部分,是衡量党校整个培训质效的核心内容,是体现党校办学治校水平的精髓所在。从党校办学历史经验来看,基本培训作为主体内容始终以“主干”作用带动引领党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其他分级分类分领域培训在基本培训基础上借力发展,形成气候。当前,为彰显党校“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使命担当,必须进一步巩固基本培训的基础地位,确保党校培训工作的方向不偏、焦点不散、力度不减。
二是科学配置基本培训与其他培训的关系。基本培训与其他培训之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基本培训提供的是干部成长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核心能力训练,而其他培训则侧重于专业技能、专项政策等领域的深入学习。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坚持“主干”优先的原则,合理安排培训计划,确保基本培训的时间和资源得到充分保障。同时,也要注重“枝叶”的丰富和发展,通过开展专题培训、短期研修等形式,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干部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培训内容的多样化和培训效果的最大化。此外,还应建立健全培训效果评估机制,定期对基本培训和其他培训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及时调整优化培训方案,不断提升培训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三是强化基本培训的引领作用。基本培训不仅是干部教育培训的基础环节,更是党校工作的龙头工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基本培训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精心设计课程体系、选配优秀师资力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等措施,不断提高基本培训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还要注重将基本培训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推广到其他培训中去,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特别是对于一些新任领导干部、年轻干部等重点群体,更要在基本培训上下功夫,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必要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技巧,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提高干部培训质效,关键在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要牢牢把握理论学习这一根本,引导广大干部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提高理论素养。另一方面,要注重实践锻炼这一关键,通过组织干部参与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大活动等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夯实思想根基。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深刻理解和掌握党的创新理论,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因此,各级党校在开展基本培训时,要把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贯穿于培训全过程。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交流、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引导学员全面系统地学习了这一思想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同时,还要结合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引导学员深入思考如何运用这一思想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注重实践锻炼,提升能力素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提高干部能力素质的有效途径。各级党校在组织培训时,要紧密结合学员的工作实际,精心设计实践锻炼环节,如实地考察、模拟演练、挂职锻炼等,让学员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积累经验。特别是在应对突发事件、处理复杂矛盾等方面,更要注重实战训练,帮助学员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此外,还要建立健全实践锻炼成果反馈机制,及时总结提炼学员在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为今后的培训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三是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不是孤立的两个方面,而是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有机整体。在实际培训中,应通过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使学员在学习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在实践中验证和完善理论。同时,还要鼓励学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撰写调研报告,提出对策建议,促进理论成果向实践应用转化,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良好效果。
“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提高干部培训质效,既要继承和发扬党校教育的优良传统,又要积极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不断探索创新培训模式和方法。一方面,要保持党校教育的政治本色,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弘扬优良学风,传承红色基因,确保党校培训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另一方面,要顺应信息化、网络化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率。
一是继承和发扬党校教育的优良传统。党校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做好干部培训工作的强大支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继续坚持党校教育的政治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保持党校教育的独特优势。要强化党性教育,引导学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加强学风建设,倡导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要传承红色基因,利用好革命遗址、纪念场馆等红色教育资源,开展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活动,增强学员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是积极探索创新培训模式和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面对面授课已难以满足新时代干部培训的需求。各级党校要主动适应这一变化,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堂内外相融合的新模式。可以通过开发网络课程、建设在线学习平台等方式,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方便学员随时随地学习。可以采用翻转课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培训的参与度和实效性。还可以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学员的学习行为进行精准分析,为个性化培训提供支持。
三是注重培训内容的时代性和前瞻性。干部培训不仅要传授现有知识和技能,更要着眼于未来发展的需要,培养学员的战略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各级党校在设计培训内容时,要紧扣时代脉搏,关注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紧跟科技进步潮流,设置具有前瞻性的课程模块。例如,可以开设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社会治理等前沿领域的专题课程,帮助学员拓宽视野、更新观念。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员的综合素质,包括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使他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时能够从容应对、游刃有余。
“内部”与“外部”的关系
提高干部培训质效,需要统筹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形成内外联动、协同推进的良好格局。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党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体系,提升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党校培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要广泛借助社会力量,拓展培训渠道,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一是加强内部资源的整合利用。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基地,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深厚的教学底蕴。各级党校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打造一批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精品课程。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潜心教研、创新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要完善课程设置,根据干部成长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需求,开发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满足不同层次学员的学习需求。要提升管理水平,优化培训流程,提高服务保障能力,为学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是积极引进外部优质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干部培训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专业化。各级党校要主动适应这一变化,积极引进外部优质资源,拓展培训渠道。可以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机构合作,邀请专家学者、企业家、优秀基层干部等来校授课,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可以利用社会培训机构的专业优势,开展联合培训、委托培训等合作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还可以借助媒体、互联网等平台,扩大培训覆盖面,提高培训的社会影响力。
三是构建开放合作的培训格局。提高干部培训质效,仅靠党校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各级党校要树立开放办校的理念,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的交流合作,构建多元化的培训体系。可以通过共建实训基地、共同研发培训项目等方式,实现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可以定期举办论坛、研讨会等活动,搭建交流平台,促进经验分享和信息互通。还可以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机制,邀请第三方机构对培训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不断提升培训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总之,提高干部培训质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把握好“主干”与“枝叶”、“理论”与“实践”、“传统”与“创新”、“内部”与“外部”这四个方面的关系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培训理念,优化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提升培训效果,为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