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预警和应急机制,确保重污染天气时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和谐。重污染天气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特别是对于儿童、老年人以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因此,通过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可以有效减少重污染天气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升公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城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等法律、法规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本预案。这些法律法规为重污染天气的应对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和技术支持,确保各项应急措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X县内发生重污染天气的预警和应急响应。本预案所称重污染天气,是指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xx),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大于或等于201,即空气质量达到5级(重度污染)及以上污染程度的大气污染。在这一标准下,任何可能引发或加剧重污染天气的行为和活动都将受到严格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4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作为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各类大气污染排放源应急管理,引导公众采取健康防护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重污染天气对公众身体健康的影响。各级政府部门应密切关注气象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公众减少户外活动,尤......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