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论语》,还是上高中时接触过几篇,其中印象最深的也就是《侍坐》孔夫子与学生们畅谈理想那篇,其他的真的是知之甚少。前段时间读了于丹老师的《论语》心得后,感触颇深。我觉得最有感触的是于丹老师讲述的《论语》中的一个精华——“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她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读到这儿,不禁想到了自己的过去,的确存在缺憾和不如意,没有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只知道纠缠在里面,没有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遗憾,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使自己更加的痛苦。今后一定要勇敢地面对现实,像于丹老师说的:“做一个勇敢的人,用生命的力量去化解那些遗憾”。我还喜欢于丹老师对人生三个坎的看法。她说人生有三个很大的坎,如果你越过去的话你一生就无大碍。这三道坎是什么呢?在少年的时候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至中年血气方刚,戒之在斗;那么到晚年呢,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细细想来说得确实有道理。人在少年的时候是血气未定之时,容易冲动,想法不成熟,这个时候戒之在色。至及中年,就是我们说的血气方刚。家庭稳定了,职业稳定了,社会圈层、朋友基本上到了稳定的时候,想的是什么呢,想的是与人争斗而谋求更好的空间。因此最大的警戒就是不要与人争斗。那么到晚年呢,晚年的时候按孔子的说法叫血气既衰,人年老了,从你整个的生命体态,生理机能都在逐渐衰退,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放下。
在《论语》中,孔子曾言:“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人生不同阶段应当注意的问题。少年时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往往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情感的处理上缺乏理智,因此需要特别警惕过度的情感投入,以免影响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中年时期,人们通常处于事业的高峰期,社会地位相对稳固,此时易产生竞争心理,与他人争强好胜,这种心态不仅不利于个人健康,也可能破坏人际关系,影响家庭和谐。因此,中年人更应保持一颗平和的心,理性处理工作与生活的关系,避免不必要的争斗。而到了老年,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心理状态也容易受到影响,此时最重要的是学会放手,不再过分追求物质上的得失,而是更多地关注精神生活的丰富,享受与家人朋友的相处时光,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安享晚年。
此外,《论语》还强调了“学而时习之”的重要性。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仅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实践,不断反思,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正如孔子所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只有不断回顾旧知,才能在新的情境下获得新的理解和认识。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终身学习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无论是青少年学生,还是职场人士,甚至是退休老人,都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自我,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同时,学习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一种社会责任。通过不断学习,提升个人素质,进而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这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担当。
在《论语》中,孔子还提出了“仁者爱人”的理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和尊重。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会变得冷漠。然而,无论社会如何变迁,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情感联系和道德准则不应被忽视。每个人都应该以一颗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帮助,共同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特别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更需要彼此支持,携手共进。正如孔子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不仅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践行这一理念,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共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总之,《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更提供了指导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它教会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平和的心态,勇于面对,积极解决;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根据自身特点,适时调整心态,合理规划人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我;在人际交往中,倡导仁爱之道,促进社会和谐。《论语》的思想精髓,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践行。通过学习了《论语》,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还能从中汲取智慧,指导我们的行为,提升个人修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